么办法能够将报纸长期维持下去,现在他们只能把报纸办一天算一天。他们也希望有新人能够加入到办报纸的行列中来,他们也曾经在报纸上登过广告招人进来参与报社工作。这样的招聘启示从2002年就开始在报纸上刊登了,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到了2004年都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份工作。
每期报纸出版前,报社的几名骨干都要在一起开个简单的编辑会,商讨选题和内容。虽然报社的前景并不乐观,但他们还是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
出版方面,他们尽力挑选有意义的、对中国的发展有特别影响而且比较适当的事情进行报道。而且对于出版时间,他们必须要有确切的日期。不过因为中国侨办和古巴的合约关系,每年都会让几个老侨回去探亲,顺便采访一下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而且消息也可以发出来。
《光华报》前总编辑冯啸天先生的忌日的时候,蒋家兄弟特地买了鲜花去“中华总义山”拜祭同僚。
中华总义山是哈瓦那的华人公墓,位于城市的西南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就像唐人街一样,昔日的总义山也曾华丽风光。这些石碑和挽联,对于不得不埋骨他乡的先侨们来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但是近几十年,华人在古巴逐渐没落,公墓变得破败荒凉。那些没有亲属的老侨,只能葬在拥挤而简陋的公坟里。
冯啸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社区里面非常重要也是很伟大的一个人。冯啸天是广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来到古巴将近四十年。他曾经是一个老师,在古巴教中文教了很长时间,从事中国文化的工作。所有在古巴的中国人都因为他而骄傲。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3)
新的一期报纸出版的时候,平日冷清的小楼立时热闹起来。为了生活,报社的员工大多兼任几份工作,只有在这一天,才聚集到一起干活。
每份《光华报》卖2毛钱古巴比索,相当于不到1美分。现在,每期印刷500…600份,每期报纸都有30到40份需要发往古巴国内不同的地方,包括哈瓦那、马坦萨斯、圣地斯皮利图、卡马圭省以及东部的奥尔京、圣地亚哥、马萨尼奥等省份。
但是,即使全部售清也不会有赢利。古巴华人社会的萎缩意味着报纸的读者越来越少。报社一直亏损经营,全靠民间社团和一些华人游客资助。
现在报纸发行量非常少,由于现在古巴没有很多中国人,也没有很多中国人来到这里,这些原因导致发行量减少。以前曾经很多的读者正在慢慢凋零,现在报纸的状况也只能维持十年八年,如果没有人接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