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就一直藏在身上。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要保护双亲,也使他养成义不容辞保护他人的个性。但是台湾五六十年代特殊的生存环境和陈启礼刚烈的个性,使得他很早就选择了江湖道路。陈启礼说竹联帮的形成有它的时代背景。那时他和家人来到台湾,在学校中他是异数,因为“二二八事件”刚结束,台湾人对外省人心怀仇恨,时思报复,他小学时就常遭本省籍同学的围殴,常常是一人独战群雄,渐渐地在小圈子中结合起来共同对付外侮,如此就有了帮派的雏型。
“我爸爸送我到小学去读,我也是很高兴啊。那时候小学一年级。因为全班连我一共三个外省的,那另外两个下课后就常常被打,不敢反抗。而我的个性不喜欢人家这样对我,所以下完课班上有些人来打我,我们就大打出手。然后到后面演变成每天下完课,全班都来打我。每天打,下完课就打,再到后来就演变成整个年级的学生都统统一下完课,在那个教室外面的走廊,整个年级都来打,我就一直奋战。当时下课铃声对我来说,根本就是拳击台上,擂台上的那个铃声。每下完一堂课,就是一场拳击赛。我从小这样打上来,我的实战经验太丰富了。但是我有我的原则,我从不会去招惹别人,我也不会欺负任何人,但我就是不愿意人家欺负我,我个性就是这样。”
据传说,陈启礼为人仗义,勇猛顽强,很有领袖风范,因而受到黑白两道的敬重,当时他一句话可以平息一场黑道纷争,而警方也对他敬畏三分,并经常有求于他,所以有种说法,说他既是竹联帮的教父,也是整个台湾的教父。
“台北的近郊有一个叫‘中永和’的郊区,当时人口不多,当然现在人口多起来了。竹联帮在那边只是一个小小的帮派。我们当然要把整个那一个地区的全部都统一起来,然后再进入台北,再进到全台湾。以武力来说那是最凶悍的时代,到江南案之前力量最大,别的帮派对我们都是没有办法的。那个时候也团结,再加上跟全台湾每个角头全部都很好,大家都是朋友,所以等于说在那个时候力量最大,整个全台湾都通嘛,因为全部都好。”
几十年来,台湾政府虽然不断开展扫黑行动,但是陈启礼总是有相应的方法来应对,结果竹联帮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大。据陈启礼估计,竹联帮的成员累计至少有10多万人,号称“天下第一帮”。
“在我年轻的时候,尽量是精兵制度。因为我们那时候在打天下,打天下的时候,我们要跟所有的去拼斗,所以我们就采用精兵制度。而且大家平时在一起,都是不停地拼杀上来,我们彼此的默契非常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