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电影王”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一部影片能赚到300万港币,合现在的七八千美元,可现在却终日奔波于一些不入流的韩剧拍摄现场,寻找有限的商机。如果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电影王”的人生曾经像当时的香港电影一样辉煌灿烂,那么如今,随着香港电影在韩国地位的彻底衰落,他的电影生涯也即将走向终点。
第四部分电影人生(2)
走在汉城的街道上,看着那富有现代气息的戏院,王世昌不禁感叹道:“以前都是老人们来这里看电影,可是现在呢,却是年轻小孩的天下,像我们这样年纪大的人很少来这里了。”在影院的招牌看版上,张贴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韩国国产影片的海报,偶尔才能看到几部美国片。“不要说是韩国国内了,在香港、台湾,韩剧、韩国电影都很吃香,可以说,现在是韩国片的天下!”在王世昌眼里,眼前的景象无疑意味着过去黄金时代的终结。
回忆起当年香港电影在韩国的火爆场面,“电影王”的话语里充满了激情:
“六七十年代香港制造的武侠片雄霸当时的亚洲电影(市场),那时韩国电影院最卖座的是香港电影。韩国观众啊,以前从来没看过这种片子吧!还有那个时候有一两部戏,什么戏呢?就是《龙门客栈》。《龙门客栈》(观众)看过以后呢,(都想)中国片子还有这种打法?飞来飞去的,很新奇,所以观众越来越多了。每一部戏拍出来在戏院上演,人山人海,卖座得不得了!每一部戏都赚钱!所以没话讲,赚了钱!韩国人赚钱,我们中国人也赚钱,开拓了市场,这个市场蒸蒸日上,大家心里都高兴!”
当时,正是由于香港电影的火爆,韩国的许多电影公司便争相邀请香港电影同行到韩国合作拍摄武侠片。刚开始,王世昌是给合拍片当翻译的。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电影是在拍电影的片场。
于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原联邦电影公司的布兰片场的地址,那里是他曾经拍过30多部戏的地方。
王世昌告诉我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里曾经合拍过许多影片,如《新剑魔剑》、《大破白莲教》、《毒火掌》等等,当时韩国电影没什么发展,直到和中国合拍了一些后才有所进步。“电影王”编剧、代理的许多片子很多也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的《山东犯人》,曾经有很多香港的电影明星加盟。他还说,当时由于在那里拍片的人很多,各公司拍戏都要排日程表,什么时候拍什么戏都要安排好了,然后按照日程表进行工作。
“电影王”滔滔不绝地继续说道:“所以说,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