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旦严飞舟最后决定了的事情,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既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看到谁怪话联翩。这又让何访想起了过去,就连一个灯位的调整都要低声下气的和台里的灯光们软语相求,即便最终改了过来,也难免遭到一片骂声和白眼。
是什么让俩者出现了这么巨大的反差,难道只是因为钱的关系?
何访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一直是他的理想,也是最初促使他进入这个圈子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现在,自己就呆在最优秀的电视导演的身旁,共同注视着一个监视器,严飞舟每一次对镜头的要求,对演员表演的提示,对灯光舞美这些细节的意见,都让何访受益良多。看上去严飞舟只不过是拿着一个稍稍改动过的老剧本套用在今天的MV中,但是多年来的经验积累早已化为珠玑在胸,每一个场景的设计,每一个镜头的处理都像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一样精准高效,而信手拈来的每一份小创意更是在在不断提升着片子的质量。
傅海滨,这个严飞舟的“御用”摄像,据说已经跟着严飞舟在一起超过10年了,很多人都用“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来形容两人之间的关系,严飞舟几乎所有的作品的摄像师都是傅海滨,这个来自青岛的山东大汉,身高马大,体格雄健,浓眉大眼,却不失精明之色,尤其是一幅坚实宽阔的肩旁,别人笑称如果不用斯坦尼康的话,傅海滨的肩膀就是最好的稳像器。
严、傅两人之间的合作堪称默契,每一次严飞舟只是对镜头所要达到的效果提出要求,而具体的机位摆放,摇臂或是轨道的运行轨迹,构图的方式和推拉摇移时机与速度的掌握,都完全由傅海滨来决定,根本不需要严飞舟多说一句话,即便是偶然两个人在意见上有些的不统一,讨论的结果也往往是傅海滨取得胜利。按照严飞舟的说法,专业自然要由专业人士来作出正确的决定,一旦他认可了某个人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能力,他就会完全放手给他去做,一个导演与摄像师的合作最好是说我需要这样的效果,描述一番镜头所要包容的内容,而不是说你要给我移到这里,在从这里拉出来,直接指挥自己所不擅长的专业技巧。不过严飞舟也承认这一点没有相当长时间的合作,是很难达成默契的,像电视台一张排工单就完成了整个摄制组的搭建,像要结成这样的最佳组合,有些像天方夜谭。
何访在严飞舟的身旁完整的看完了第一个场景中几组无人空镜的拍摄,就对今天拍摄的进度大感放心,自己捉摸着估计最多下午2、3点钟就可以收工了,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