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他渴望看到毛主席真实的肉身,感觉一下从未有过的热血澎湃和革命激情。
在列车上的罗鸣全凭了左臂上的红卫兵袖章和斜肩而挎的黄书包,结识了许多不认识的来自大西北和中原的红卫兵同学,并全程免费享受乘车和简单的列车餐。
车厢里很拥挤,使人难以呼吸。一些人在座椅底下铺张报纸就地而卧。
这是中国列车史上一贯的乘车现象,很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司空见惯。
这种情况像极了表现战争时期难民逃跑的电影中的画面。曾经在一个日本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整个车厢空空的,好像只有女主角一个人在乘车,她无聊地在车窗玻璃上用手指随意地划了些符号,当列车驶进隧道的时候,车内的灯光将窗户玻璃上的符号映在黑暗的隧道上,那些日本语的符号表示了一种爱情的意思。像这种乘车现象在中国还不可能被电影艺术家来表现,因为它离现实生活实在太遥远而不可企及。
罗鸣在乘客中挤着穿行到他刚认识的一个叫冯波的红卫兵的座位旁,用他粗犷而略带沙哑的嗓音对冯波说他刚才在另一车厢看到的事。
罗鸣:“刚才在五号车厢揪出一个现行反革命分子,一个装扮的像普通贫下中农的人被一伙革命小将逮个正着。”
冯波:“怎么回事?说说看。”
罗鸣:“那家伙在座位底下铺了一张印有毛主席形象的报纸,撕毁、污染了毛主席的画像,被旁边的红卫兵现场抓获,给扭送到刚才那个车站上的革命委员会去了”。
“太可恶了,简直就是现行反革命!”冯波说。
罗鸣:“就是,还冒充贫下中农,穿一个农民的衣服,以为我们识不破他,也太胆大了,敢在车上搞反革命活动。”
列车在中国华北的大地上穿行,一路上每到一个车站都会有一些人被扭押下车,送到车站的革命委员会或车站派出所。这些人中有被抓住的小偷,还有一些是穿着不朴素的奇装异服的人被怀疑成国民党特务,最多的人几乎是现行反革命分子在搞破坏时被当场发现的。
列车中是非常热闹的,红卫兵们几乎没有停止过喧嚣,不是念报纸社论,就是大唱时代革命歌曲。到了夜里也没法休息,大多数的人都互相拥挤着,一个靠一个地倚着某一个支撑物,在红卫兵喧嚣的间隙获得片刻的打盹。
罗鸣一路上认识了许多红卫兵,其中与冯波谈话比较投机。他知道冯波是兰州的一个中学生,其他的情况也就不知道什么啦。
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几乎车厢里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