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楚并引伸成为一种抽象的、似是而非的,像是说事又不像是说事,本来是说事,说着说着说到所有的事上去,再回过头来发现可以用一两句话去说明一切事的时候,这个过程差不多就可以成为哲学了。当然说事的方法不一样,说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结果,这大概就形成了哲学的流派。
其实罗杰也看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他还真没看懂多少,不过他把对哲学的理解给王一说了,王一反对他说,他的理解其实也是一种哲学的流派,只不过相对朴素一些,可以称为古典朴素哲学,列入早期亚里士多德之列,称为古典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去它的狗屁哲学吧!罗杰觉得王一被陷进了哲学的漩涡,近期内很难自拔超脱出来。
王一像个文弱的书生,白皙的脸上架一副无边框的眼镜,胳膊下夹的永远都是一两本厚厚的书,那肯定不是课本,他走路的时候总是若有所思,很难想象他的脑海里无时不出现圣贤哲理,仿佛他看不见别的什么。
不过,没过多久,罗杰就发现王一恋爱了。
罗杰想,类似王一这样的人,谈文章就能归入哲学流派,在与女生谈情说爱的时候该用怎样的语言方能避免涉及循环推理的论证和思辩而不使对方感到乏味和不可理喻而对他产生好感并向他投出少女的情怀又能显示出恋爱中的非常浪漫又真情互动的情景呢?
罗杰这也是替人瞎操心。
哲人有哲人的方式,少女也有寻求哲理的权利,抑或哲人在爱情面前又回归人的真性那也说不定,再说了,少女不见得就一定肤浅,也许她说出一句哲理来,会让你觉得一愣一愣地发傻。
与王一谈恋爱的是他的同桌,后来罗杰才记住她的名字,叫吴曼,那还是王一纠正了不下四五次以后罗杰才记忆住的。
最开始见他们在课堂上说话,两个人有点儿挤眉弄眼,没几天罗杰发现他们在傍晚时分一起到校外散步,这好像还不能说明问题,至到有一天,王一和吴曼晚上回来得太晚,被锁在学校的大门外,他们翻越大门时被门卫逮住登记后才放他们回宿舍。第二天全校传开了他们外出回来太晚被学校领导知道后欲劝其退学,同学们才完全证明他们在恋爱。
也许哲人的恋爱要比常人疯狂一些。自此以后,他们这个班上像瘟疫一样恋爱成风了。
罗杰认为,如果恋爱也能成为一种风气,那么这当中应该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东西,恋爱应该自然而然的产生,它应该需要一种心灵的碰撞,现在他的同学们几乎在不长的时间就发生如此之多的碰撞,在罗杰看待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