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仿佛一场巨大的变革就从那剪刀一张一合的时刻正式开始了。
罗杰觉得这种形势有点可笑,没什么意义。
这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讨彩头的形式。
有时候,形式对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罗伯特和安德森显然已经习惯了中国人的这种形式,挺像那么回事地配合着领导的讲话和陈辞,也用英语讲了一套客气的祝愿。翻译高红看上去没有经历过这种大领导在现场的场面,有点紧张,她翻译出来的汉语反而没有罗伯特的英语那么流利,而且有些词语明显有语病。
罗杰和李程还有郭钊,作为摄影人员记录下这一场面。
罗杰本来没他什么事,他觉得他要是不找点别的事做,他就得跟杜雯一样站在领导的后面,作为这项工程的参与人员面对大家,他觉得那样立在领导们的后面太不自然了,很难受。他就主动上去给李程他们帮忙举闪光灯,让他们为这个场面拍照。
市电视台也来了摄像记者对这个场面进行记录。
罗杰看他们肩上扛的摄像机,对李程说:“工会也申请买个摄像机,以后肯定能用上,那玩意儿先进着呢。”
郭钊:“就是,现在好几个厂子都用上这东西了。”
李程:“那东西太贵,工会没有钱。”
郭钊:“找厂长申请去,就说拍资料用得上,反正也就几万块钱,几千万的项目花点钱购置一台摄像机不算什么。”
李程:“这事值得考虑一下,以后再说吧。”
引进项目的基建工程全面铺开,热烈的气氛很是感人。
工地上彻夜无眠,高高的吊塔一天天往上窜,来往的运输车如同大会战一样川流不息。
建设工地的情景真如电影上所表现的那样轰轰烈烈,豪气冲天。
罗杰作为摄影爱好者每天都到工地上拍照。他一方面想狠练自己的摄影技术,另一方面也想亲自感受建设工地的气氛,让自己这个一般的参与者记录下这个工程的一些细微的印象,为他以后的文字创作积累创作的素材。
这一天,罗杰正在工地上拍照片,他看见安德森在工地上巡视,他在一堵墙跟前停下来,用眼睛瞄着那刚砌到一米多高的墙,嘴里不满地说着英语。
罗杰原来想照下安德森视察工地的场景,可是他听见安德森在不满的言语里开始用英语骂人了。他拍了几张之后,见工地上跑来几个工人,到安德森面前,想争辩什么。
安德森边说边比划,他的肢体动作明白无误地告诉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