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张作品中挑出来的,挑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同样很费精力。”
邱晓明这时候也说话了,他说:“我觉得还有一幅摄影作品值得我说一说,大家看,就是那幅《雪野》,是不是有一种诗的空灵的感觉在里头,我觉得这幅作品做得有点小了,要是再放大一倍,就更有震撼力了,那种震撼力可以触动灵魂和思想,大家看,白色的雪野上只有那么一点鲜艳的红色,是多么醒目,我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那个点上,然后还能看到她旁边的那个人,又看到那四行长长的脚印,还有那弯曲的河,怎么看都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人生的思考,绝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风景照。作品让人觉得很美,是一种境界,让人再生发一种思考,就更进一步了,要是能让人感悟到什么东西,那就更难能可贵了。这幅作品基本上快达到极限了。李程,其实你可以把底片拿到我那里去做张更大的,效果就更好了。”
李程说:“我怕再大一些画面质量就下降了。”
邱晓明说:“这个不用怕,并不是越清晰就越好,这是一般人的误区,其实摄影作品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很好的辩证关系,主要是看你要突出什么。”
李程说:“下来再作一次试试。”
点评作品看上去很热烈,但罗杰明显感到自己的作品还是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心里很高兴。
评奖的时候,李程让别人都离开了现场,说是参照国家级专业评奖办法,采取投豆的方式进行。
罗杰离开了现场,自我感觉有点膨胀,嘴里哼着小调就去找江华了。
江华正在操作台上做一个产品的理化性能测试,她没有停下来跟罗杰说话,只是边干活边听。
江华听罗杰那得意的话语描述侯大师对作品的评价,也觉得心里好美,她知道罗杰受到的鼓舞是巨大的,此刻的情绪是激昂的,她也替罗杰高兴,不停地点头微笑。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罗杰去找柳雪,向她打听评奖的情况。
看到罗杰那止不住的兴高采烈,柳雪对他说:“你高兴是可以的,但我不喜欢得意忘形的人,你应该知道你其实还差得很远,对不对?你看杜雯,也照样可以拍出十分优秀的作品。”
罗杰这时候猛然想起当年他看到狄菲对诗朗诵取得成功时表现出来的兴高采烈的样子,他心里说,人一般都是这样,当一种成功袭来时,心里常常把持不住沉静,表现出来的兴奋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惜当初自己没有这种体验,还把那个小姑娘很正经地说了一番。现在想起来是有点过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