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有一年,问也没问我,就变成“三毛”了。变三毛也有理
由,她说 为是家中老二。
老二如何可能叫三毛,她没有解释。只说∶“三毛里面暗藏著一个易经的卦━
━所以。”我惊问取名字还卜卦吗?她说∶“不是,是先取了以后才又看易经意外
发现的,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听说,每一家的老二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三毛长。⒈。闹学记大以后也
很支持这种说法。她的道理是∶“老二就像夹心饼干,父母看见的总是上下那两块
,夹在中间的其实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会蹦出来捣蛋,以求关爱。
”三毛一生向父母抱怨,说矣备受家庭冷落,是挣扎成长的。这一点,我绝对不同
意,但她十分坚持。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这一生才是被她折磨。她十九岁半离家,
一去二十年,回国时总要骂我们吃得太好,也常常责怪我们很少给她写信。她不晓
得,写字这回事,在她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我们来说,写一封信千难万难。
三毛的家书有时每日一封,什么男朋友啦、新衣服啦、跟人去打架啦、甚至吃了一
块肉都来信报告。我们收到她的信当然很欣慰,可是她那种书信“大攻击”二十年
来不肯休战。后来她花样太多,我们受不了,回信都是哀求的,因为她会问∶“你
们怎么样?怎么样?怎么吃、穿、住、爱、乐,最好写来听听以解乡愁。”我们回
信都说∶“我们平安,勿念。”她就抓住这种千篇一律的回信,说我们冷淡她。
有一次回国,还大哭大叫一场,反正说我们二十年通信太简单,全得靠她的想
象力才知家中情况。她要家人什么事都放下,天天写信给她。至于金钱,她倒是从
来不要求。
三毛小时候很独立,也很冷淡,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游戏,她也不跟别的孩子
玩。在她两岁时,我们在重庆的住家附近有一座荒坟,别的小孩不敢过去,她总是
去坟边玩泥巴。
对于年节时的杀羊,她最感兴趣,从头到尾盯住杀的过程,看完不动声色,脸
上有一种满意的表情。
在重庆,每一家的大水缸都埋在厨房地里,我们不许小孩靠近水缸,三毛偏偏
绝不听话。有一天大人在吃饭,突然。⒉。闹学记听到打水的声音激烈,三毛当时
不在桌上。等到我们冲到水缸边去时,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