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忙发米,谢文俊他拉到一边,说:“除了这五百袋米,咱们店里还有多少?”
刘华想了想:“不多,应该不超过一百袋。”
“这样啊,”谢文俊大致算了算排队的人数,如果要每个人都发到起码还得四百袋左右,“那还有什么米咱们店里多一些?”
“泰国珍珠米,还有三百多袋吧,”刘华一脸狐疑,“你不会也想拿来发吧,这米的价格可是本地米的一倍,而且我们不是在报纸上登过赠完为止么,没必要再发了吧。”
“排在后面的好多都是困难群众,咱们能发就发吧,而且……”谢文俊奸笑道,“一切为了宣传,华哥你去给报社的记者一人封个红包,让他们再等一下,就说我们还有一条消息要上,但是稿子不用他们写,我现在就去写,然后再跟大伙宣布一下,说我们本来只发五百袋,可是又不忍心大家排了队什么都领不到,又有好多困难群众我们于心不忍什么的,所以临时决定继续发米,一直发到最后一个人,反正怎么煸情你就怎么说,自由发挥,泰国珍珠米就分一下,改成每人发十公斤。”
交待完毕后各自分头行动,谢文俊找了个安静的地儿拿出纸笔唰唰唰几下就完成了一篇煸情的报道。
刘华赶紧把稿子拿给报社记者,稿子不用写还有红包拿,记者们也乐得自在。
第二天,报纸上就出现了一篇名为《热心社会公益,100便利情暖市民心》的报道,小标题更为惹人注目:古有员外开仓赈民,今有一百赠米慰人,五千年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再现人间。
谢文俊看着报纸哈哈大笑,这种赤裸裸的有偿新闻如果放在前世,稿子早被扔到垃圾桶了,还想变铅字,门儿都没有,本来还为宣传费用头疼呢,现在却用几百袋米就换来这么一个比广告还要有效的“广告”,爽!
http://
第一卷 青春少年样样红 第三十七章 一人买个BP机
“100”便利开业以后生意蒸蒸日上,老百姓很满意这种新型的且经济又实惠的购物方式,十家店铺每天的平均营业额都在3000块以上,毛利也有800多块,照这样良好的态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成立公司实行连锁加盟。
金盆洗手的马德凯做了一件好事,他把谢文俊分给他的三万多块钱的店铺介绍费全分给了跟着自己的兄弟当做遣散费,自己则一分钱都没留,心里想着自己跟着谢文俊混还会有赚钱的机会,但在家里等了好多天都没什么消息,心中焦急万分,于是频频来二中门口等候“衣食父母”的召唤,谢文俊就让他用分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