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头。走到地头,老郭的嘱咐又让她打消了念头。
老郭经常提醒妻子,团里有规定,职工承包地里的作物没有复收以后,任何人不得私自下地捡拾。作为领导干部家属,一定要带个头。
“做官和做人,都要像‘青石板上摔乌龟’一样,要敢于硬碰硬,才不亏心。”这句话出自郭斌的心。李正玉说,自己最理解老郭用家乡话说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老郭就是这样做的。即使当了团领导,他还是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桠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他的根系牢牢地扎在“职工群众”四个字上。
四年前,团党委新班子成立时,几位刚调到团里的常委不相信副团长还养猪。结果到郭斌家中一看,发现圈里猪壮鸡肥,整个院子还长着绿油油的青菜。
作为直接主管团场工、交、建及流通行业的行政领导,想安排几个人的工作,不用吭声,就会有人考虑的。郭斌从来不把老百姓给予的权利用来谋取个人利益。
郭斌当了“团官”,姐姐、姐夫,弟弟、弟媳都来投奔他,希望能找个工作或者承包土地。郭斌说,186团人多地少,职工都没地种,不能违背原则。他鼓励自己的亲人到货场去当装卸工,甚至捡拾废纸壳、废铜烂铁等垃圾维持生计。
副团长的兄弟姐妹去卖苦力,捡垃圾拉不下脸,郭斌亲自装车卸车给他们看。他说:劳动最光荣!有啥子丢人的?
郭斌的父母原来住的危房被拆迁了,弟弟郭炳洪想说服哥哥,借团里危旧住房的政策,一起给老人买套房子。郭斌一口回绝:那不可能!我们父母不是团里的职工,我又管着这一块儿工作,不能违背政策。再说,我也拿不出钱来。
后来,兄弟俩只好凑了2400多元钱,给老人买了套危旧住房。
郭斌愧对父母,只好平时多到老人身边看看。即使这样,住房相隔30多米,一个月也难见几次面。
为了表示歉意,他每年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接济他们。
时至今日,他的父母、姐弟都觉得无法原谅他的“绝情”。
当了6年的“团官”,郭斌两个女儿在生活上比普通职工的孩子过得还可怜。孩子在外地上学期间,老郭和妻子每个星期为他们把馒头烤好带到学校,来节省开支。
他在内心知道自己欠着两个女儿的账,但却只给孩子一颗好心,从来不给孩子一个好脸。
小女儿郭雪梅通过努力,参加师公开考试成了团中学一名教师,去年参加全师语文课卷大赛获得第二名后,满以为爸爸会高兴地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