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个个鲜活可人、感人至深的经典角色,而现在的那么多出色的演员却不能够做到呢?我想这应该不是现在的演员全都低俗了,而应该是人们的心态变了,变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投入的欣赏真正的艺术了。
诚然,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它的质量不会改变的,但当时代的标准改变的时候,人们审视它的心态也就改变了。正如同我们若抛开时代的积淀,用现在的流行眼光去审视《87版射雕》和《红楼梦》,相信那种感觉就不再是美好的,甚至是会让人失望的。是经典变了吗?我想变的应该是人们的心态。正如同古人们欣赏一些书法大家的墨宝是为了品评其中的意境,而现代人收集古董是为了保值一样。
有人说,陈晓旭的一生“成也黛玉、败也黛玉”。无论是她的经典艺术成就又或者是她下海经商后的好人缘所带来的无限商机,都缘自那个饱读诗书、诚不欺我的林妹妹,而她之所以低调的隐退娱乐圈,之所以落发为尼、所以抱病辞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与林妹妹的个性太过的相似。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天然靠近的个性成就了这样一个后人所无法超越的经典(前阵子还有人在网上讨论,这次的《红楼梦中人》选秀,究竟是选林黛玉的演员还是选陈晓旭的模仿秀,本人不禁愕然),而这样的经典,我相信也是不可复制的经典艺术。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将本色演出的演员扣之以“没有演技、毫无技术含量”的大帽子,而将那些极力展现演技、出演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甚至年龄性别反差极大的演员树立一个大大的“演技派”的大碑,我不知道各位做何感想,至少我本人是无法认同的。
愿我们在怀念晓旭姐的同时也能够为现今的娱乐圈,或者说是中国的影视艺术重新找回一种正常的、良好的,能够让人们真正回归到欣赏艺术的心境。晓旭姐是我心目永远的“林妹妹”。
愿“林妹妹”一路走好!
假日随感
朋友们常常形容我是一个感性多过理性的男生,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静静思考记录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而他们将我的文字形容为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不置可否。但至少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人,从来少有什么计划。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天的感想与领悟。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在这一天的晚上,我给自己好好的放了个假,买了根棒棒糖给自己过节,也想起了很多很多关于往日童年的回忆。
关于我童年的回忆,小学以前的已经很模糊了,而上学之后的大多数时光则大多是在课堂与作业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