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决心带着视死如归的劲头迈进销售办公室的大门。爱丽斯在外面看着都有一些感动。
威廉看看他的“四方块”说:“还好嘛,你不是又弄了好几百块钱?”
周新泉说:“拜托了,头儿,你就高抬贵手放车吧。”
威廉用笔在上面画着:“时候还不到嘛。”
他把“四方块”还给周新泉。
爱丽斯发现自己的头款又改成了1800,而月费成了280 时的确恼火了:“你们这个老板实在是贪得无厌,感谢你的帮助,但是我必须走了。”
周新泉看到对方真的急了,只好拿出自己最后的办法:“爱丽斯,你不能走哇。”
他做出一副可怜状,“你不知道,今天卖一辆车对我多么重要,这个月,我才卖出去一辆汽车。我们销售员完全是仗着卖车子挣钱,你知道我工作多么努力,可是大家都因为一点事情不买车的话,我就没有办法活了。求求你帮个忙吧。”
这种话,倒退几个星期绝对不会从周新泉的嘴里说出来,尽管那时他几乎真的是“没有办法活了”。而今天他的表演却是那样的逼真,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
“不是我不帮助你,是你的老板不讲道理。”
“你就再想一点办法,加上一点点,咱们就出275 行不行?五块钱一个月,也就相当于看一场电影。”
爱丽斯经不住周新泉的软磨硬泡,终于点了头。
这一回威廉总算感到了满意:“吉米,干得不错。你不要骂我刚才故意为难你。虽然你一开始就把交易谈成了,但要是我一下子就同意放车,客人马上会怀疑。你多折腾几次,她才不会反悔。”
跟着威廉是既长学问又多卖车,周新泉感叹。这笔并没有多少交易额的买卖竟然给公司获得三千元的丰厚盈利。
很快周新泉发现自己和威廉之间有一种特别的默契,两个人无需事先商量,在客人面前可以一唱一和恰到好处地完成交易。两个人都觉得工作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对于周新泉来说就意味着多卖汽车。头一个月周新泉卖了十一辆车,名列公司第二。威廉鼓励他下月争取第一,因为每月的销售冠军有二百元奖金。销售第一的是公司的一个老销售员,名叫约翰,他这个月卖出去了十八辆车子,远远超过周新泉和其他迪勒。不过周新泉仍然信心十足,他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潜力很有把握。
约翰是一个十分狂妄的人,公开声称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过他的业绩。其他销售员心中不服,却没有办法,都推周新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