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玩自己的孩子,在心里叹了口气终究是没再说。他没说汤文浩把铁矿那边的东西准备留给汤乐,这举动让他觉得他永远无法斩断何桓和汤文浩之间的某种联系。
可郎臣也清楚,这斩断斩不断也只能这样了。他是心眼小,可也明事理,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深究。一深究,难受的也不过是自己。
何桓都把汤氏所有的东西留给何曦,汤文浩留给汤乐也无可厚非。就说何桓现在手里的资产,又有多少当初不是汤文浩的。汤文浩又有多少资产,不是在何桓手里经过才变得那麽多的。两个人在财政上已经完全混乱了,不可能分开。
汤文浩有什麽事情要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何桓,绝对不会是找他。这是现实,他得接受。何桓在管钱方面,的确是比他做得好,他想否认都否认不了。
何桓郎臣也清楚,要让何桓一点不管汤文浩是不可能的。要汤文浩也不去管何桓,也不太可能。大家都不过是在一个限度里,互相尽量的平衡著。
有时候觉得这日子过得屈憋,可又舍不得过不下去。
郎臣觉得他过得屈憋,何桓也没觉得有多好。不过他心一向宽,所以也没郎臣觉得那麽屈憋。就现在就状态,其实他已经很满意了。
他跟於慎已经是这样了,日子过著继续走。至於汤文浩,有了郎臣这种知心知底死心眼的也很好。
反正现在四个人两两一对,但不可能分得太开。何桓对汤文浩有一种责任感在里面,跟爱那东西从就没关系,就跟家人似得只能一直负责下去。
日子,过得纠结那才叫生活。
作家的话:
先滚来求票票,然後小提纲预计在四十一章有章肉,哈哈~
七年之後Ⅱ 39
本市开出了铁矿,早些年闹著的那秦钢想在本市开分厂的日程又被提了上来。
这次因为确认开出来的是铁矿,含量还不低,所以来的人是秦钢的太子爷。据说才二十六七岁,亲自负责这一边的分厂前期建设和发展。
说是因为这边有铁矿,为了节约运输费才过来开的分厂,其实说白了就是秦钢所在那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已经趋向完整,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像秦钢这种大型污染项目得搬迁。说是分厂,估计到时候百分之八十都得搬过来。
这种大型的国企,不止能带动本市的经济发展还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政府部门自然是大力支持。
就连最关键的环境保护问题,和污染处理问题在得到秦钢口头上的承诺之後,也成了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所以对於两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