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吃,爽脆,清刮,无渣……挺新鲜,挺吸引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它的核完全和桃核一模一样,但肉爽脆如苹果,最难得的是连皮也没有渣。
“这NECTARINF.到底是怎样种成,中文叫什幺就不知道了,让我问问他们。”
“听说是由桃和李混合配种而成,中文叫什幺就不知道了,让我问问他们。”
店了里两个伙计都是年青人,都不会说广东话,大概是美国土生,他们当然也不知道水果的中国名字。
善行给我买第二个,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由店里面出来,其中一个青年人叫我们问问他的祖父,因为他祖父会说广东话。
善行很有礼貌地跟他打招呼,聊聊,然后谈到NECTARINE。
“它有中国名字,名字也简单,它是桃和李子的配种,中文名字就叫桃驳李。”
“老先生,香港好象没有得买。”我边吃边问。
“肯定有,可能不普遍,一些大超级市场有出售。”他坐在纸皮箱上,慢条斯理他说,“去年我回香港看我妹子,一住半年,这桃驳李我也喜欢吃,想带些给我妹子,但美国和加拿大,是不准带食物进出口,特别是生果。有天我和妹子在香港逛超级市场,我看见这水果,中、英文名字都一样,我很高兴,买了四个,三十九元港市,没你吃的大。妹子吃了说不好吃,和桃没有分别,我不信。吃厂一个,呀,皮是韧的,当然有渣滓,肉也不爽,软绵的和桃一样,没新意。”
“会不会是另一种水果?”
“不,都一样!我回来做过实验,这水果放两大就是这样子。由美国空运到香港,时间长,就变了,桃李一定要吃新鲜的!”
“原来是这样,谢谢你,老先生。善行,我们多买些回去,在这儿吃又便宜又新鲜,伊玲和三哥一定喜欢吃!”
“不要买太多!”那位老先生很慈祥,心地又善良,“当天买,当天吃,能吃多少买多少!”
“是的,老先生。”
于是我们买了十个桃驳李,四个KIWIFRUIT(奇异果).八个苹果般大的布榄,四篮(绿色胶框框)鲜士多啤梨,看见那些地扪蕉又圆又大,于是又买了一串。
满载而归,我们和伊玲、三哥大吃一顿,结果连晚饭也要推后四个小时。
伊玲吃得很开心,她说明天要去唐人街买个够本,又说要去天堂花园、看百花争妍。
伊玲和三哥,果然一早就出去了。
今晚等祖迪和琴妮回来,明天我们五个人乘早机回香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