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特定时期内,人气上升或下降最快的搜索项。通过观察和清点流行的搜索项,Zeitgeist为我们很好地总结了当代文化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与之相反的,什么东西的流行势头正在减退。
自从2001年至今,Google每周在其新闻和公共关系站点上发布Zeitgeist。不过,我发现的那个是Google公司有史以来发布的第一份Zeitgeist排行榜;它总结了2001年全年的热点。2001年是怎样的一年啊!点击频率涨幅最大的是诺查丹玛斯预言(第一名),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第二名),世界贸易中心(第三名)和炭疽热(第五名)。前五名中,惟一同恐怖袭击无关的搜索项是什么呢?是关于魔法和孩子的幻想小说系列,位居第四名的哈里·波特。
而点击频率跌幅最大的排名却反映出我们的文化抛弃轻松娱乐的速度有多么快。口袋怪兽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音乐网站Napster,BigBrother(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节目),X…战警,以及在〃谁想嫁给百万富翁〃节目中胜出的那位女士。
我对此感到震惊。Zeitgeist使我发现,Google不仅仅感觉到了当代文明的脉动,而且直接掌握了当代文明的神经中枢。这是我第一次匆匆见识到这个后来被我称为人类意图数据库的东西,它简直就是充满力量的活生生的人工品。天哪!当时我想,Google掌握了当代文明的需求!一想到每个小时里流入Google服务器中数百万计的搜索请求,我相信这家公司掌握了一座信息金矿。整个出版业都能根据这样一个数据库所反映出来的意图迹象而建立起来。事实上,Google已经建立起他的第一个出版部门,被叫做Google新闻的测试版服务。它是否也可以创办一家能够告诉客户人们都买了什么,想要买什么,不想买什么的市场调查及推广公司?或者,干脆办一家已经对消费者的需求了然于心的电子商务公司?又或者,开一家清楚知道顾客心目中的目的地的旅行社?这其中蕴含的商机实在是无穷无尽的。
更不用说Google内容丰富的数据库能够为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博士论文提供素材。我告诉自己,这个小小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还有一点稚嫩,却掌握着这个世界的思想。我一定要去看看它。也许。之梦还没有消亡;也许它正藏在Google搜索框一成不变的表象之下。
我记得那是在2001年4月,埃里克·施米特(EricSchmidt)接受了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