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新闻服务置顶的新闻报道的标题是《Google带来。经济重振雄风的希望》。Google新闻服务的计算机系统一向以新闻报道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其来源的重要性为基础选择报道,所以,这充分说明人们的疯狂猜测已经达到最高点。他们都在猜测Google是否会,以及什么时候会整理相关文件,准备公开发售公司的股票。这个月稍晚些时候,《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微软有收购Google的打算,后来比尔·盖茨否认了这种说法。无论如何,形势很明朗,2003年底,Google成为硅谷最新封王的金娃娃。舆论对其上市价格的期待值非常高,相关报道称,Google的IPO可以使公司的总价值达到16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亚马逊公司的规模。
随着2004年的到来,Google不光成为了硅谷的热门话题,也成了华尔街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都在窃窃私语,根据财务报表显示,这家对收入守口如瓶的公司,2003年的收入高达近10亿美元,估计其利润也超过了3亿美元。
这个时候,雅虎和微软都认识到了Google对它们商业利益的威胁。这两家公司都拥有高价位的公开发行股票和充足的资金,而且它们也已经迅速调整了战略来对付Google。简单说来,如果Google想要应战的话,它就不能继续做一家私营企业。硅谷观察者,新闻界权威,还有华尔街都因为狂热的期待而不安地躁动:Google的IPO是否会预示着因特网经济的再次繁荣?它是否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更盈利的技术发展阶段?谁会因此而致富?谁又会落在后面?又有谁会紧随Google的脚步?Google会不会出岔子?
Google成立之初,很少谈论IPO,毕竟,那时候股价大跳水,谁也没有兴趣持有任何品种的因特网股票,无论发行股票的公司经营状况有多么稳定。然而,2004年是一个转折点,看起来,春天又回到了硅谷,而所有的聚光灯都聚焦在Google身上。它的风险投资人和数千名持股员工,还有它的高额利润使人们相信,公司很明显正在朝着技术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募股前进。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答案是有保留的否定。2001年秋天,在接受《旧金山纪事》采访时,埃里克·施米特为Google三巨头针对IPO问题的回答设定了标准答案。〃公司内部确实讨论过IPO的问题,不过,说实话,我们正在盈利,〃施米特说,〃我们现在很赚钱。我们没有必要公开发售股票。〃
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