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只要有技术,他以后也可以混得很滋润。
其实,濮钰就是不愿意再等一年,一年以后他就算复读,也比同班同学大了两岁,他觉得那样他会有压力,压力是很可怕的,就选择放弃复读。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由他。
濮钰也开始在家里帮着父母做一些活儿,比如种种地,养养家禽什么的。
后来,他从电视上看到S城有个培训烹饪的学校,觉得还不错,就和父亲商量,他想去学习烹饪。
濮钰从小是个很自立的孩子,平常要上学,父母不让他多沾农活,怕他累着,濮钰就在家里帮忙做饭,久而久之,他做的饭菜都还不错,经常都得到母亲,同学的嘉奖。
父亲听了濮钰的这个决定,没有点头也没有否决,只是闷头抽烟。
第二天,濮钰从母亲那里拿了三千块钱,便独自踏上S城。濮钰拿着三千块钱,并没有去烹饪学校报到,而是找到同在S城打工的表哥,先在他那里住下,安顿好后,再外出去找“工作”。
说到底濮钰虽然没有什么阅历,他还是不太相信那些学校的,觉得在那样的学校学的技术还不如找个酒楼自己实践来得好。
于是在表哥的帮助下,濮钰在一家还算不错的酒楼找到学徒的“工作”。所谓学徒,就是在一年内学会师父教你的东西,包你吃住,学成以后才算正式上班拿工资。
濮钰觉得还不错,至少比自己拿钱去学校学习要强,学得快,还不用交学费。
就这样,濮钰在酒楼当起了配菜学徒,濮钰学得很用心,不单很快学会了切菜配菜,闲暇时还跟着大厨学炒菜。
所谓的配菜工,就是在大厨需要什么菜式时,要准确无误的快速的配置出来给他。
濮钰的刀切工就是在那时候锻炼出来的,因为有时酒楼人多忙起来,厨房里人手不多,他一人要配给三个大厨的菜式,切工不快不行,且还要快速无误。
一年以后,濮钰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在十秒以内,将一根胡萝卜清洗,去皮,对半切成均匀的薄片;在五六秒内,将青瓜清洗,再切成美容般的薄片,刀法那是稀里哗啦的看得人眼花,大脑绝对跟不上他手上的速度。
酒楼管理人主动找到他,正式和他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
又是一年后,濮钰与酒楼续签了一年的合约,不久,就在这家酒楼,濮钰认识了他一生中一直都会记得的人,韦一桓。
韦一桓是酒楼新来的大厨,年纪轻轻,却炒得一手好菜。拜他所赐,濮钰也跟着学了不少烹饪绝活。
韦一桓是个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