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一道走吧,如何?”
莫瓌不答,回头去望山下的海,只见波涛激荡,苍茫无边。
本章知识点
再论子贵母死
有一种说法,到了北魏中期“子贵母死”制已经沦为后宫争权的工具,如文成帝赐死生母郁久闾氏实则是可以避免的,因为都是立太子便处死生母,文成帝作为皇孙并没经过当太子这个环节,其母是他登基后死于其保母常太后之手。
其实客观地说,北魏宫廷状况十分复杂,而且在中国古代是孤例。外戚和后宫势力可以用来跟拓跋宗室、帝室九姓及八姓勋贵势力相平衡,而且是几方面都能容忍的一种平衡。这种平衡能够做为良好的范本的阶段有两个,一是文成帝执政初期,一是太和初年,最终过渡成功。不好的范本就是献文帝太上皇时期。北魏早期有八部大人制,而三都大官制一直延续到孝文帝改制,可想见宗室势力之顽强。
顺便说两句孝文改制。“孝文汉化”就跟“冯太后是汉人所以极力推行汉化并主持改革”一样是极端不严谨的说法。比较好的说法应该是改革。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在献文帝时代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至于选择的形式是所谓汉化,实则以华夏正统为终极目标是开国道武帝就定下来的,这个政策具有绝对的连续性,虽然按照历史规律有一定曲折甚至倒退,但最终完成了。
第12章
何离心之可同兮
这夜大雨滂沱,尉眷连同众禁军哪怕是浑身甲胄,仍都淋得透湿。尉眷朝平原王府紧闭的两扇朱红大门望了一眼,回头对身后众禁军道:“陛下的旨意,平原王府上下,除上谷公主房中的人之外,一个不留。可听清楚了?”
奚武踏上前一步,道:“尉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皇上的话……”
尉眷道:“是,我知道,这都已经吩咐过了。”
“若是皇上要寻的人在平原王府,绝不能伤了。”奚武道,“尉将军一定着意,若误杀了,我们谁都担不起。”
尉眷笑了一笑,道:“奚兄只管放心,皇上要的人若真是在,我们拿不拿得住还不好说哪,当心些总是好的。”正要挥手命众禁军进府,忽见那门开了,一人自门内走了出来,对着二人拱手一礼道:“恭候多时了。”
尉眷和奚武都识得此人,便是平原王府的左管家。只听左管家笑道:“咱们府上的人,都等着哪,也不必麻烦二位大人一个个去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