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官,咱们还可以到哪个新晋的大人麾下做个幕僚嘛~
紧跟第一批征辟到的人到京没多久,马上就被放下去了。
第二批征辟的人得到了官印,却没有马上就离开上京,因为上京的人才,除了打算当官了,就木有了。幕僚成了奇缺货,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幕僚,只能无奈的滞留京城。
这消息一放过来,不说周国,就连临近国家的学子们都轰动了,好些人为了有个机会出人头地,纷纷你追我赶的杀向了上京。
整个上京城在不到俩个月的期间内,就好似一个巨大的人口吸纳机器一般,吸纳着周国乃至其它各国的读书人,他们有的成了官,有的成了幕,有的还滞留在上京等待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机会。
这次选官,淑之还是很满意的,她在这群人才中足足选择了六十位进入枢机阁,成为参议郎。
这些人,被分成数个小组,辅助她处理国事,俨然有了推动整个国家官僚体系运作的助力,淑之看着他们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事,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心说,再稍微等等,等我把国内的事情处理完,齐国,你就等着吧……
第268章 新气象
考官,征辟,补员,迁世族,迁豪族进入上京,上京城大改,想北扩充了极为广大的一片面积。
整个周国,整个上京都出来熙熙攘攘的状态下,一直持续了半年多。
这半年多,皇后娘娘出了在官员选拔上给予格外的关注外,还兑现了在战争中应给兑现给各级战士的各种许诺,光低级的爵位就分发出去俩千余位,当然即使有爵位在身,根据周国的法令以后若是子孙不孝,犯下罪来,仍旧是会夺爵抄家的。
但是这不还没犯事儿呢吗?
跟各地的读书人眼睛都盯着官位和政令不同,武将们和兵士们全都看着皇室一级一级分发下来的各种爵位,好处,还有赏钱。
这一户一户有专门的官吏押车给亲自送上百姓人家之中的赏赐,那可真是太有面子了。各个军眷家族之中,都请来的四邻跟着一起庆贺。
有的军眷家里,叔叔跟侄儿,还有族弟,从弟的好几人都在军队中当兵,那可大热闹了,一天能来几批送喜报送赏赐的官吏,那可真是比自家的孩子读书回来光耀门楣差不了多少。
再一细打听,原来这些事情,包括官吏亲自来给送赏赐这些小事,都是皇后娘娘亲自关照过的。
这一下子多少人家都会皇后娘娘感恩戴德,发誓此后儿郎世世代代都要报效周国。
出了这些,就在满周国在喊着补充官员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