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沉浸在一种热烈而热血的气氛中,无数好儿郎纷纷涌向了衙门口的投军处,还有更多百姓各自组织起来要为大军做贡献,献粮食。
根据淑之的强制命令,各地接受百姓的献粮,必须给付等价的银钱,否则严惩不贷。
所以军粮虽然源源不断的从各地汇集到官府衙门中,却没有发生百姓受到大损失的情况。各地衙门纷纷呈报了各地收纳的粮食,然后申请送运前线,淑之受到各地的奏折之后,传谕各地官府,相机处理各地军粮等后勤物资,押运到周国大军的手中。
这就是说,想送了赶紧自己想法子吧,我不管了。
哦也,大家欢乐了,正瞅没法子见识一番打了大胜仗的大周军队的威风呢,机会来了。于是各地的官府纷纷有官员请缨去送军粮能物资。
大家你争我强,但是由于大军乃是太上皇他老人家亲自坐镇,没有三两功夫,自然不可能摊上送军粮等物资的伙计的,所以一个个都是地方上的能人,不是武勋高着,就是经验丰富有资历的老将,要不就是特别英勇的年轻小将,大家各领各路人马,拉着一队队的物资车,追着大军的步伐就颠上了。
第318章 这是在考校我运筹学基础吗?
相比于越来越火热的大周军民百姓的心,江南大联军的大营却是一片的惨叫,哀嚎之声。他们这一次就在那个长颈峡谷之中葬送了十七万的兵卒。
这些兵卒大部分都是后招来没多久的,虽然都跟编炼了一阵,还有精锐的武器给养,但是毕竟跟经历过血火考验的百战老兵那绝对不在一个档次上。
岳国和韩国损失的最少,他们俩国由于连年的对战,士卒都堪称精锐,一到真正出现考验的时候,无论是默契,还是求生的意念,那都是楚国等国常年没有战争的国家没有办法比的。
他们只损失了大约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还都是因为对杀和乱战死的。真正陷在火海之中出不来的很少,很少。看得慕容贤盯着他们俩军的眼神都不对。
损失最多的就是楚国,他们的兵士常年和平,不经战乱,一但到了生死关头,哭泣,慌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法的……傻傻的不走,抱着马跳到地上的叫娘亲的……疯了似的莽撞的就冲进过来里,结果被烧死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爬上了山崖,被人强了马,最后滞留在火海之内,熏死的,活是烧死的……
周国撤兵之后,慕容贤曾经去过长颈峡谷,下面一股焦臭味,慕容贤之看了一眼,就掉下马顿在地上狂吐了半天。这一战,他失去了十几万的战士……
江南大联军号称八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