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们年迈了这孩子必须赡养二老,如果他是我养子,我走以后又怎能保证他对你们孝顺呢,还请周姨不要推脱。”
这个年代对孝道还是非常看重的,拜了义父义母,那自然是要供养二老。而且赵家产业赵灵夕是直接交到赵叔手上,等这周家孩子长大了再把家业交给他。孩子从赵叔手上接过产业,由周姨照顾抚养,自然得感恩赵叔周姨。
周姨听到这一阵心慌:“小姐这是要去哪?怎么好像说的不回来似的。”
赵灵夕安抚周姨:“南城对我来说是个伤心地,我想远游到处看看,也许以后看开了就会回来。”
周姨也知道赵灵夕有心结,只是赵家周家的根都在南城,古人讲究落叶归根,赵灵夕即使走了,等她老了还是会回到南城。他们必须留下照看赵家家业,否则被恶人霸占,就对不起九泉之下的老爷夫人。所以周姨也不好阻拦赵灵夕,只能希望一会赵总管来了能劝劝小姐。
等赵叔来了以后,赵灵夕把自己要远游的事对他也说了一遍,赵叔比周姨看的开,他高兴的说道:“小姐出去散散心也好,只是累了一定要记得回家,我们会帮你守着赵府的。”
赵灵夕感激的看着赵叔,赵叔真的和爹很像,只要自己想做的就支持,并给帮自己收拾烂摊子,替自己担着责任。
赵灵夕把赵叔和周姨的卖身契都拿出来当着他们的面烧了,二老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他们虽然名为仆,在赵府的地位却一直相当于半个主子。他们更高兴的是小姐要认他们当义父义母。
他们早把小姐当女儿看待,要是以前当然不敢妄想,只是小姐如今无父无母,自己想关心小姐有些话也不能说。但是小姐成了自己女儿的话,他们就能代替老爷夫人名正言顺的关心照顾小姐。
几天后,赵灵夕正式代父母收养了一个周瑾,并且和周瑾一起拜赵总管周姨为义父义母,这个孩子并未改姓,仍姓周,和赵老夫人同宗。
赵府仆役们改称赵总管为赵老爷,周姨为周夫人,周瑾为大少爷。
赵灵夕这些天忙着教养弟弟,开办女子学馆,倒是让张老爷县太爷的病几天没恶化。
县太爷觉得请道士做法果然有效,给道观添了法事金。张老爷觉得这是自己儿子求娶赵灵夕开始有了效果,赵家冤魂投鼠忌器。是以张老爷对儿子求娶赵灵夕更上心了。
当赵灵夕收养周家孤儿的消息传到张府,张老爷被吓一跳,觉得自己应该让儿子加把劲,不然赵家家产估计要归那个小子。那可就是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幸好赵家家产是赵灵夕的嫁妆,由她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