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秦歌不愿意为了这些有或者没有的事扰得自己坐卧不宁,还是照着计划该做什么做什么。
她带着陈大郎先在年前把铁铺的事办好了。
她拿全家目前积蓄的一大半买下了一处铁铺,准确地说,是付了三分之一的款。
这家铁铺在西市铁铺的尽头处,铺子很小。
一般做生意有一种说法,叫做“地段是金”,所以好地段的铺子贵上十倍都有可能。但是秦歌首先要考虑到是自己的经济实力,再说有了上门营销的经验,她何必只守着铺子做生意。所以她不介意甚至优先考虑的就是那些太偏僻生意不好的地段。
这一家,以前秦歌很多次走过这里,长期没见有什么客人,也没见有人打理。
还是找过工作又被人无数次赶出来的陈大郎打听到的,说这一家儿子得了重病死了,剩下一个老铁匠,身体衰弱,没法维持下去,所以要卖了这铺子回乡去。
秦歌问明原委,老铁匠开的价钱一点也不高,仅仅就是这铺子所有的本钱罢了,可是秦歌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钱都投入到铺子上。
于是提出,老人可以不走,作为雇佣的铁匠一直住在这里。她会在两年内把钱付清,雇佣老人的钱另算,将来他老了也负责照顾他送终。
老人虽有远房表亲侄儿,其实也不大愿意寄人篱下,听秦歌这么说一口答应了。这一次他们便去府衙办好了交割手续和契约。
秦歌为买到了铺子而高兴,又奖励陈大郎,给他买了件夹袄,他身上那件袄子自来到她家就没换过。
陈大郎一瘸一拐跟着她,只是按照秦歌地吩咐做事,得了件新衣服也没什么笑意,只将衣服小心叠好了抱在手里。
秦歌沿着西市买了一路许多吃食,回家准备庆祝。到了家里,却见院子里堆了好几样礼盒,一问,原来是晴月郡主送来的。还下了帖子,邀请秦萌去她家玩,因她年纪小,自然是请秦歌阿翠一起去。
秦歌看了帖子,阿翠道:“阿姐,那种地方,我们去么?”
她的意思,自然最好是不去。
秦歌扬扬帖子,笑道:“去,我们为什么不去?”
如果能找个靠山多好。
至于秦萌的爹,她们找不出来,大不了以后想点办法,让他来找她们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通知一下,日更以后改成晚上八点更哒~
~阿萌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勤快,生意又好,连家铺子都买不起?
阿介:你阿娘大手大脚,每天规定大家洗澡洗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