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听着二人的话,转身上楼,对碧婵道:“新出的那几款点心也可以拿出来向几位小姐推荐一下;还有豆泥糕,你去告诉那几位信佛的夫人,这是云霓大师也爱吃的素食。”
哼,no作no呆!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第二天~~~~~~~~~~~~
长假是多么幸福啊~!
☆、流言啊流言
锦华食铺开门大吉,生意不错。铺子里的点心讲究的是新鲜即食,所以每天制作的数量都有限定,常常过了中午就卖完了。但是有预订业务,所以多数人家都是提前几天预定好几样,到了日子来取,或者请铺子里的伙计送过去。
除了主打的几款经典点心,秦歌还注意隔一段时间推出新品或应季产品。
比如寒食节,就有新鲜的青团出售,这吃的是麦草汁的清香,更加黏软,中间也裹着豆沙;又有枣糕,秦歌在家乡是喜欢的,还有个名字叫枣锢飞燕。原本是纪念宁可烧死也不下山接受富贵利禄的介子推,这时代没介子推,枣糕还是可以吃滴。
送上府的帖子,画着的就是漫步在春草丛中的翩翩公子对着茫茫远方举起酒杯。近景处是点心特写,用的彩笔。观之让人心生怅然。
为了和帖子相符,袁湛就得经常这么没事在野地里走一走,拈一朵花摘一根草的,对着青天白日来发几分钟的呆,然后自然会有人造势宣传;或者是去摘星楼吃饭,要让伙计专门到对面的锦华铺子去买点心,然后传出来的就是琢玉郎交口称赞云云。
秦歌无所不用其极,充分利用袁湛可能的形象资源,袁湛被秦歌摆布,苦不堪言,却又骑虎难下。只好时常消极怠工。
就是如此,外面渐渐也有流言,起初说的是袁湛是为了郡主而为锦华铺子造势,然而大长公主已经请了各家夫人做客,明确表态说要为女儿找的女婿是不需掌家立门户的小儿子,这样的流言就自然没了。
接着就有人打探秦歌的来历。一个寡妇带着女儿,难保不被人说嘴。有人提到开业那日谭浩山慨然出手,相助寡妇;又有人说看到开张那日袁湛拉秦歌的手,还说二人在店中,一个站在楼梯上,一个站在楼梯下,含情脉脉相视而笑。
于是立刻有人联系到几个月前花朝节惊马的事,袁湛救了这母女二人——莫非这就是二人渊源?
妙龄少妇与年轻公子不期而遇,患难之中一见钟情。奈何身份有别,门第悬殊,多情翩翩公子只能以照顾生意的方式暗中相助孤儿寡母。
越说越离谱。
秦歌也听到了一点,她才发现这古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