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他带着袁湛回宫复命。
秦歌和秦萌一直看着押送袁湛的囚车远去,看不到了。
秦歌转头对孟坦之说:“孟公子,可否劳烦你带一样东西入宫面圣?”
孟坦之一怔,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故事都到这里了,大家没啥看法么?
哈哈,陈大郎就是无间道啊!
☆、化险而为夷
晋王看着摊在桌上的长卷。
只需扫一遍,他就知道,秦二娘让孟坦之送上来的这一份秘技有多重要。
长卷分上下,上卷标注的是冷兵器:三棱刀。
刀身为三棱,长细而坚硬,每个棱角中间挖出凹槽。
秦歌还附上了解说和图样。
三棱刀刺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的作用。而凹槽的作用,一是利于放血,因伤口亦难以包扎止合,即使伤口不大,被刺中的人大半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而凹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将刀从被刺对象上□□。三棱刀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这一点晋王很清楚。通常刺入人体的剑刃被裹在人体内,费力才能□□,若是一对一还好,在沙场兵刃交接时,很多人就在砍死对手时因拔出武器迟缓而遭其他敌人攻击。
秦二娘这一设计,实在是益于实用。
更不可思议的是下卷,标注的是热兵器,后面还注明又可称作火器。
用铁质管形器配合火药,可以远距离发射。用燧石点火,还有瞄准器,所需的力气比弓箭小,标准度高,也不受风向影响;而若由黑火药和碎铁渣混合的子窠,发射出去能击杀的不止一个人。
晋王心知这份密卷的意义。若真的造出此等火器,无论胡人骑兵多么强悍,也不可能与之抗衡。
只是这火器的制法和火药的配比,秦二娘并没有像解说三棱刀那样详细说明。
晋王明白秦二娘的意思,如此说来,也不枉袁湛为她们母女冒死回来。
秦二娘比他想象的还要精明。
晋王见秦二娘迟迟不肯说出铁矿,心下也有几分狐疑,而此次秦萌想借铁矿诱杀谭浩山,可见她们真的掌握着铁矿。
秦二娘能与他继续合作,才最有利。
“将图稿带上,本王现在就进宫!”
铁铺的火几日几夜不熄,到今日终于恢复了平静。
秦歌揉了揉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