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却用得值得。
和他同行的青年放下大竹筐,也擦了脸喝了茶,并不点其他吃食,那伙计也没什么不高兴。青年要和袁湛告辞,说他还要去送货。这里路还好走,都是马车运货,再往山上走都是靠人背上去,辛苦,价钱却也高。
袁湛付了钱,干脆和他一起走。那伙计追出来,客客气气送了一小包点心,接着招待其他客人去了。
袁湛看到这里的伙计,比京城里的伙计也不差什么,倒真有一点秦二娘的风格,让他想起锦华食铺和养生堂来。
一路上,袁湛又见到几家客栈,都是依山而建,吊竹楼架在山间。问一问,恰好是人们进山处,半路到下山处都有,也难怪青年说就是不带行李,进了山也不怕没着落。
青年看他衣着打扮普通,性子也随和,又说自己对雾峰山熟悉,故地重游随处走走,也没什么打算,就热心邀他留下打工。说如今山上正需更多的导游者,为游人引路和介绍景致。
袁湛听着好笑:“景致还需人介绍?”
青年道:“自然需要!郎君面相生得好,官话也好,你若肯学,必定生意好!”他坦言自己若举荐成功了,也有赏钱。
又热心指点他欣赏各处美景,指着远处山峰,说这是“猴子看海”,那是“麻姑献寿”,还有“定海神针”等等,又讲出一些妖魔神怪的故事来。
袁湛觉得颇为新奇,原来这“导游”介绍景致是这么回事!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青年笑道:“这些景致,是於先生发现和起的名字。许多人慕名远道而来呢。这故事嘛,却听说是秦大当家想出来的,流传了出来,大家都喜欢听。”
秦大当家就是秦二娘了。
一听把於霞客和她连在一起,袁湛整个人又不好了。
青年说得起劲,又道:“你往山下走,还会遇到一座大石,如一位将军策马直立,英武若神。这大石,以前还没有的。自从战神袁大将军赶走了胡人,边关安定,突然就出现了!这位将军,身处十万乱军之中,能毫发无伤,挥舞几百斤的长刀,斩敌数万啊!都是因为他曾在雾峰山修行而得到仙人庇护,才有这样的福气。如今有不少人是冲着这个来烧香祈福呐。郎君也可以去拜一拜,极灵验的。”
袁湛有那么点自得,又好笑:“这是什么人编出来的?”
青年见他不信,急道:“郎君莫要不信。这山林中就有隐居的仙人啊!我就亲眼见过一次,那仙人披发赤脚,看着似乎有些瘸腿,在山崖间却健步如飞,眨眼就不见了!”
袁湛一听,这人多半是被他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