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族、文化等等学科,理部学院则主理创新、制造、改进等等事务,这个地方,掌握着咱们手中所有学院的最高秘密,未来也将是我和额娘留给你的最大倚仗。”
“弘昈,弘昈,你小子出来!”康熙气呼呼的声音传来,没多久门被从外面推开了,一看到屋内的一帮儿子们,本来吹胡子瞪眼的老头神色一顿,鲜活的表情沉静下来,恢复了昔日的帝王气势。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胤禛与兄弟们起身行礼,恭敬中带着些激动,他们都好几年没见过皇父了,如今看到皇父身体康健、面色红润,心中顿觉安慰。
“孙女(孙儿)见过皇玛法,皇玛法吉祥!”颜颜和弘冕乖巧地起身行礼,唯独徽音与默默纹丝不动,压根没有行礼的意思。
“你们怎么会来?”康熙叫了起,进来关好门坐下看向徽音,他还以为这丫头只允许他一个人来这里呢!
“来看看。”徽音抬眼道,脸上虽然在笑,眼神里却满是严肃,向康熙传达着某种讯息。
康熙眉梢一动,心头沉了沉,以他的了解,这丫头疑心重得要命,能够带这么多人来这里,难道……他闭了下眼,有了一个猜测,一个很沉重的猜测。
“皇阿玛,您一直在这里?”胤祉用眼神扫过四弟一家子,不由得问道。
“嗯,这里有振兴大清的希望。”康熙道,他并没有乱说,来这里几年了,他能去的地方都转了个遍,看得越多、了解得越多,这个认知就越发强烈。他不禁望向在场最小的一人,那个仅仅十岁的孙子,而这一切却全部是要交到这个孩子手上的,这是徽音和弘昈的选择,也是他不得不接受、老四不得不妥协的选择。
“振兴大清的希望?”即使胤禛有所猜测,也和兄弟们一样吃惊了一下。
“徽音,朕刚刚从文部那儿过来,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康熙没理会儿子们的反应,蹙着眉开了口,他本来就是为了解惑才上默问楼的,只不过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人,“你的那些学生说,在欧洲建立学院,这事朕知道是老三和老八在合计,但是其中的有些规定……朕不太理解。”
“比如?”徽音端起了茶盏,眸光微微闪了一下。
“你那些个规定是不是太苛刻了?朕虽然不喜欢外国人,但是设定四、六、八级来划分他们学习大清文化的程度,想进入大清则还要进行另外的考试……朕问过研究这一块的学生,恐怕并不像他们说的,为了友好往来、稳定国家邦交吧?”康熙并没有想透这等级考试的用意,问了那些学生,说来说去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