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后,一个镇国将军被纠到错处革了爵、解了职,而一直不上不下的年家,竟忽然备受瞩目,甚至康熙朝时有参与夺嫡的一些事也被挖出来大说特说,街头巷尾没人不知道的。
胤禛听闻后命人暗中调查了一番,却查到了颜颜、默默和弘冕三姐弟的身上,他抚额叹息一声,扔开了此事,只因为他同样查到了他们如此做的原由,而比起上辈子先倚重后拔除的年羹尧和那个待他未曾用全部真心的年氏,自然是徽音和他们的儿女更为重要。
人的心,从来就是偏的。
而胤禛,也是个人。
时间就在帝后的和乐融融、京城里关于年家的种种议论中走向了雍正八年。
雍正八年春,徽音在圆明园下帖邀请许多世家之女赏花,无论是著姓大族还是传承悠久的世家,或者近几十年的新贵之家,大半都收到了绘有墨竹的帖子,但凡收到帖子的人家欣喜若狂之余就开起了家庭会议,商量着该如何表现,以博得这位极少露面却备受今上喜欢的皇后娘娘的青眼。
到赏花的那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们才发现,这次收到帖子的女子从七岁到十五六岁不等,其人数和规模简直不亚于一届秀女大选,谁也没想到,更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赏花会结束后,皇后娘娘留下了一批女孩在园子里小住,这些人占与会人数的四分之一,年龄都较小,七至九岁的较多,最大的不超过十岁,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不由得猜测起这次赏花会的真正用意。
女儿被留在圆明园中的人家担忧忐忑之余,绞尽脑汁思考着皇后娘娘的意图,同时想方设法寻人递信、摸索消息,更有甚者想着通过皇上发现什么端倪,可惜……
一个月后,圆明园中的女孩子又被送出来了三分之二,仅有十几人留了下来。
于是,精明的大臣们、老狐狸们觉出味了,算算年龄、再看看那被留在圆明园中的女孩子们的家世……莫非这是在为十一阿哥挑福晋?而能这样挑选福晋……难道说未来的储君……?
能想到这里的都不是笨蛋,自然明白闭紧嘴巴的重要性,但更多的人却是晕头转向,特别是那些女儿被送回来的人家,生怕此事会影响女儿的未来和家族里其他女孩的未来,那些女儿被送回来、有想到个大概的人家则是懊悔不已,要知道如今皇子中尚未赐婚的就只有今上目前最小的儿子了,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可真是够笨的了!
而那仍留在圆明园中的女孩们的父母家人,提心吊胆之余不免忧虑重重,既怕女儿有何不当之处闯了祸,又怕皇后娘娘不喜欢自家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