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话,这改变其轨道的计划最终很难实现了。
随着登陆装置开始自检,唐云龙也非常紧张。虽然他设计的系统可以承受一定力度的撞击,但这总是有个限度的。在宇宙中飞驰了几千万公里,然后又意外的被重重撞了一下,唐云龙很担心系统会出现故障,真要是这样的话,就算登陆装置固定在了小行星上,最终的计划还是无法实施。
整个装置自检大概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在见到所有系统一切正常的信号后,唐云龙终于松了一口气,缓过神来的唐云龙立刻开始工作。先是确定了登陆装置在小行星“近邻”上的位置,然后通过超级电脑迅速计算出在小行星不停快速翻滚的情况下,装置该如何运行才能保证让其的轨道发生足够多的偏移,从而避免和地球相撞。
这样的计算十分复杂,要不是唐云龙有超级电脑的帮助,恐怕直到小行星撞上地球时计算工作都还没有完成呢。不过唐云龙完成这项工作,却只花了短短几十分钟时间而已。在结果出来后,唐云龙立刻把整套程都传送到了登陆装置的电脑上。
收到了来自唐云龙的指示,那装置立刻立刻开始工作。不过因为小行星在不停的旋转,所以装置工作起来也是断断续续,不象唐云龙之前想的那样,可以连续运行来改变小行星的运动方向。
这么一来系统原来十六小时的工作时间就会大大延长,预计会增加到二十八个小时。让唐云龙担心的是,系统的工作时间延长后,很有可能造成小行星轨道改变的幅度不够,最终还是会撞上地球。
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其他补救的方法,也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尽人事看天意,希望地球能逃过这一劫了。
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里,唐云龙不眠不休的关注着各方面传来的数据,因为这套系统的推力很小,所对小行星轨道的影响也很不明显,一开始只通过的面望远镜的观测,很难确认小行星“近邻”的运行轨迹有没有发生改变。
此时一直伴随小行星飞行的推进装置起到了一个标杆的作用,唐云龙在上面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推进系统和小行星之间的距离,其准确程度可以精确到以毫米为单位。有了推进系统作为参照物,唐云龙可以精确的测量出下行星“近邻”的运行规矩有没有改变以及改变了多少。对目前地球上所有人来说,这两个数据绝对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好在根据激光测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