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旁边一个小落魄书生正拉着一个年轻男子卖画。
“对了!姐怎么没想到,姐最擅长的不就是书画么?!”闻梓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来到书生面前道:“你这幅字多少钱?”
“十文。”
“这幅画呢?”
“二十文?”
“这个对联?”
“十文。”
“……”
问遍了,闻梓来了句总结性发言:“哦,知道了,谢啦!”说完,转身便走。
“等等!”书生急了,拉住闻梓的衣袖道:“你每幅都问了个遍,又不买,到底什么意思?”
“我想买便宜的,我每幅都问了,才知道没有我想买的便宜货,所以就走了啊。”闻梓一脸无辜。
书生气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憋出一个:“你!”
“帅哥,不要惦记姐了,祝你好运吧!”闻梓说完,扬长而去。
想出了生计问题,顿时神清气爽,采买好笔墨纸砚,又抱着个床罩被褥,回到自己的小院,开始装饰自己的小窝。
一番布置后,尚算温馨的卧室便出炉了。为了表示喜庆,闻梓买的是大红喜被,果然,红通通的,把屋子也映得暖了几分。闻梓又在另一间卧室里把一个大桌整理了出来,摆上笔墨纸砚,算作是书房。又一番拖地擦桌,忙了一下午,屋子里焕然一新,颇有些家的味道了。
“娘的,又饿了!要是人不用吃饭该多好!”闻梓锁好院门,出去觅食。中秋傍晚,很多人都和亲人一起过,街上摊贩少了很多。闻梓在附件买了些糕点凑合,便回了小院。
中秋之夜,明月格外皎洁,闻梓坐在门口,望着明月星辰发呆。之前在孟梨儿家什么都有,她也没多想。结果如今自己过日子,到了晚上,才发现没有蜡烛灯笼,更没有现代化照明设备,只好坐着干瞪眼。瞪得累了,闻梓索性爬到床上,果然,在没有任何娱乐的古代,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习惯。
第二天清晨,闻梓望着刚刚升起的太阳,无限感叹:出生十九年,终于在这里把生物钟调到了父母规定的时间!只是可惜,他们却看不到……
吃了几口昨日买的糕点,闻梓从井里捞了些水上来,胡乱洗了把脸,来到书房,摊开纸张,研磨好墨,准备开始为生计而奋斗。
先是中规中矩地画了一副山水,又画了数张美女图。突然又想起先前《步步惊心》里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开始挥毫泼墨,画的是先前去张家界看到的景色。末了,又将那两句词提了上去。旁边还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