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叫了几声,苏子曾翻身起来时,看见了摆在了小桌上的一碗粥和几个包子。
“我从道泉大学那边买过来的,”言无徐还是穿着一身的校服,刘海有些乱,露出了个白皙的额头。
苏子曾见她又买了粥,心知是因为昨晚的“粥事件”让她误会了自己对粥有特殊的喜好,不过还是口上说了句谢,她才托裘至给人送早餐,就“好人有好报”的多了个带早餐的。道泉大学的早餐,一定是比凯利女学的要好吃的。
虽然错过了开学典礼,但靠着张言无徐辛苦翻译后的凯利地图,苏子曾和言无徐总算赶在了打铃前,找到了教学楼。
在道泉大学摸爬滚打了四年后,苏子曾已经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教室,所以对眼前的凯利女学的两幢教学楼很有些微词。
凯利女学只有两幢教学楼,主要用于学生的日常理论学习,而除此之外,其他的所有实践课程都会放在室外进行的。从总体面积上看,凯利女学的绿地面积,要远大于建筑面积。
这番话,是由密斯林,也就是苏子曾和言无徐的班主任解说的。两幢教学楼各有四层,但对于凯利的新老学生而言,已经是足够宽敞了。因为包括苏子曾在内的凯利这一届新生,只有五十人,总共才一班,所以苏子曾和言无徐是一个班的,比较不幸的是,温麦雪也在这个班。
仿造维多利亚时期建造的全红木的课桌和门窗,再配上冬天才会点燃的石砌式壁炉,凯利女学的教室里,没有多少现代化设备,只有一块滑动式的小白板。粉笔之类的,统统没有,讲台桌上,也没有点名簿,摆放着的,是一个教师暖水杯和一盆带着清晨露水的波斯菊。
五十个人一个班,并不需要点名簿。苏子曾想着学费清缴单上,高达八万元的学费,心里盘算着,凯利女学这样的招生规模,又怎么可能维持得住日常开销,可是凯利创立至今,却依旧屹立不倒。
苏子曾想想道泉大学每年两万五的学费,心想,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她一定要找出过去“落后”常池的原因,她现在和常池对了个调,应该能扬眉吐气一把了。
班主任密斯林是个四十岁出头的英国人,能说一口尚可的中文,偶尔会蹦出几个伦敦口音的单词,她是个生了副严肃面孔,却心思缜密的女人,考虑到班级中有的学生错过了开学典礼,她特意将开学典礼上的事宜简明扼要地重复了一遍。简单的班级介绍和学员介绍后,就分给了每名学生一张选课单,让她们选好第一学年的课程。
又是一排排的蝌蚪文,苏子曾的脑子开始发胀。她索性等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