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解决。既然问题是咱们这一代人看出来的,最好能在这一代想出解决法子,不给下一代添麻烦了。爱卿虽然总说,一朝新人换旧人,郑杰他们强于你。朕以为,他们或许以后能超过咱们君臣,但眼下嘛,还差一些。”
郑杰、赵思阳等军机阁臣们自然诚惶诚恐,岂敢与圣天子、贤相君臣比肩?
却未料于万洲竟笑道:“皇上,此事臣还真是准备留给后继元辅去谈。”顿了顿,又同哑然失笑的贾蔷道:“臣近年来多得圣上和老恩相之过誉,难免心生骄矜之心,起了自大轻狂之意,果真自以为千古名相,开始褒贬起古今名相来。”
贾蔷知其言必有深意,哈哈大笑问道:“哦?爱卿褒贬了哪位名相,可有所得?”
于万洲呵呵笑道:“皇上,臣之幼孙不过七岁,却酷爱三国。最敬仰之人,便是诸葛孔明。臣人老雄心在,毕竟得圣皇和恩相亲口褒赞过,故而颇为不忿,便以诸葛武侯为第一例。臣以为,孔明虽多智而近妖,看似完美无瑕之人,但也有三大疏漏之处。”
李鋈笑呵呵道:“于相,你老还真来?”
于万洲呵呵一笑,道:“所以才说,生了骄矜轻狂之心嘛。”
“老八,不要打岔。”
贾蔷淡淡说道。
李鋈忙住口,连连与于万洲作揖道:“你老继续,你老继续!”
他自是看得出,自家父皇对此人有多欣赏,多重视。
于万洲微笑道:“其一嘛,不必多说,武侯以文臣而行武事,败之不亏。”
这一点,即便满朝文武中有不同意见者,也不会脑子抽抽了站出来反驳。
文武有别,已是基本国策。
大燕数百万无敌天军的唯一统帅,只能是天子,不能是元辅。
这是绝不可践踏的红线。
“其二嘛,也不必多说。孔明事无巨细,皆要亲自过目,举轻若重。行事负责当然是好事,可若不能放权于下,又如何培养后继之人?遍观青史,皇朝之败亡,多出于此因,后继无人。”
此言一出,李堂整个人都懵了。
这是,在说他?
当然,显然是他想多了……
贾蔷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这一点,孔明不及爱卿。虽有蒋琬、费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