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凳子上,笑着在一旁示意写了个“永”字。
莫惜学着苏轼的样子拿起毛笔,在纸上写来,可怜她从来没写过毛笔字,一笔一划的出来只是扭得像毛毛虫一样。
“写字在于手腕用力,手只是随笔势而动,不要把力都僵在手上。”苏轼微笑着,却是一手握住莫惜的手,将她的笔扶正,带着她一笔一划的写下去。
莫惜突然被他握住手,只是心底一阵突突的跳,完全听不到他在絮絮叨叨的说些什么,手也是机械的随着他划动着,整个人晕晕乎乎。
“好了,你再写一遍我看。”苏轼松了手,莫惜回过神来看时,纸上已经写了十来个“永”字。莫惜不由心中叫苦,自己可是什么都没学会啊!只好硬着头皮,按他说的,力聚手腕,手随笔动,勉强写了个完整的“永”字,但怎么看怎么别扭。
“点写得不错,横却乱了。”苏轼笑着,却又握住了莫惜的手,“顺着笔势,从左至右,手腕沉稳,就这样……”
然后,苏轼捉着莫惜整整写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毛笔字,莫惜简直要抓狂了。最终,苏轼看着莫惜越写越差的字,无奈放弃,“还是慢慢的,一步一步来吧!”
这个学生,意想不到的差啊!
苏轼在腹诽的同时,莫惜也在拼命的腹诽,搞什么搞,干嘛这样占我便宜,害的我不能专心练字!呜呜呜,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亲自教授啊,就这样被我浪费了……
三拒苏东坡:且将心火试新茶
寒食节后,超然台。苏轼凭栏举杯,看着古台下的满城烟雨,笑而吟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好一个诗酒趁年华!超然物外之意尽显于这五字矣!”苏轼对面的赵成伯击节而叹。
“哪里哪里,孟良过奖了。孟良离别日久,却依旧对蜀川风物如数家珍,真令子瞻愧煞。”苏轼忙笑着谦让,两眼却毫不谦虚的笑成了花。
赵成伯是前不久才来到密州接替刘廷式就任通判之职。他是眉州人,即是苏轼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对于苏轼这个离乡十余载的游子来说,赵成伯的到来无疑勾起了他对故乡故国的无限怀念之情。
这几日,苏轼每日白天便是带着赵成伯在密州游山玩水、寻幽探趣,晚间两人便是在书房畅谈欢饮、抵足而眠,共同追忆故国的一草一木。莫惜看着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