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妙就对余丽娟道:“你在我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就说找不到他。”
余丽娟感激地答应了,还是带了心事重重的表情。看了看房里没有别人,突然近前一步,在玉妙面前跪了下来:“我不想跟他成亲,求您帮我出个主意吧。”
出其不意地弄了玉妙一个意料之外,玉妙让她起来,看了她低低的抽泣,心想,每个人心里对于不平事都深埋了一颗种子,合适的时候就会发芽。
最近认识的这些人对余丽娟都相当于阳光雨露,迫使她心里埋藏的那些心事都发了芽。
想想朱宣说的话:“你帮她退了亲,又要把她许给谁呢?”表哥又说过:“长贫难顾。”这个道理玉妙自己也明白。
她用手把玩了团扇,自顾了出神想着,一时也想不到好主意。
外面又有人回:“卫氏来了。”
卫氏进来,房里的两个人都重新换了表情,但还是看了出来有些不对。先对玉妙行了礼,问候她:“这几天热得很,放了学可曾出去玩了,小心中了暑。”端正的卫氏完全是一副关心的口吻。
玉妙心里一动,卫氏三十几岁的年龄,一直没有成亲,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和卫氏见过几面,她说话都中理中规的,她对余丽娟的事情会有什么主意呢?
就用眼睛在余丽娟身上瞅了一眼,再回眸时,看到卫氏也随了自己的眼眸转动,象是很关切。
不禁一笑,好象是教导女官一样。
余丽娟见来了人还是不自在,又担心婆婆发现自己没有去找不好,就告辞了,临走时恳求地看了玉妙一眼。
卫氏又看在了眼里。等余丽娟走了,才缓缓道:“姑娘身份贵重,就是嬉游的玩伴,也要互相能说得上话儿才好。”
走了的那位余姑娘一看就来求事情的。
玉妙知道卫氏看了出来,忙笑道:“她是薛夫人的亲戚,来坐一坐的。倒没有天天在一起。”
卫氏一笑,就冲了妙姐儿这么不拿大,也觉得沈家这门亲还可以续。也笑道:“我长了几岁,不过是随便的说说,请不要放在心上。”
又问玉妙:“听说念书去,临的什么字贴,让我看一看成不?”
玉妙就带了卫氏去看自己写的字,这才发现卫氏居然会写,而且熟读诗书,她虚心听了卫氏说了写字,心里的念头又浮了出来,她会如何看待余丽娟这件事情呢。
因为玉妙其人并不很明白童养媳应该如何解除关系。
重新请卫氏出来坐了,才含笑问她:“童养媳可以同婆家解除婚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