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相逼日久,卫氏还能一直周旋至今,寸步儿也没有让。这样的人物,让她去宫中好好发挥去吧。
看了玉妙听了自己的话,就亲自去捧了笔砚来,放在锦榻上的小桌子上,又亲手研了墨,恭敬地把笔递给了朱宣。
朱宣不接,只是笑看着她。玉妙有些尴尬,又怎么了,不是说了好,夜长梦多,这会儿不写推荐信,过会儿还不知道同不同意。都说了卫氏不识抬举,难道卫氏的命运就一定是要嫁给沈从安,或者就是回去过继别人。
玉妙不甘心,红拂绿珠,一个丫头,一个宠妾,都是看上去受人摆布,居于人下,差不多的身份,活出了不一样的命运,并不仅仅是时也运也命也。
她脑子一闪,闪过了当垆的李英华,不就活得很自在,不用靠人也一样好。
朱宣还是斜倚在迎枕上,笑着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写了一上午,手都酸了。”
玉妙恍然大悟,红了脸放下了笔,捧了那只手腕为他轻轻的揉,脸上一阵一阵的红。
朱宣笑着看了玉妙,可惜明年才成亲,妙姐儿日益长大,都有些等不及了。
须臾,朱宣才笑道:“好了,你来执笔,我口述。”信是写给京中太夫人的。
玉妙就坐下来,听了朱宣口述写了,朱宣最后道:“再写上一句,此信是妙姐儿执笔。”
玉妙就笑一笑写了,朱宣看了玉妙垂首书写的俏脸,心里一笑,多了一个小书僮。
卫氏第二日就拿了信启程去了京中,临别时约了与玉妙通信,对了玉妙再三拜别。玉妙看了这样高傲的一个人,近两日来在自己面前总是大礼叩拜。
对了扬帆而去的卫氏的船,心里想,这算不算能屈能伸。
又停了两天,沈从安也走了,卫氏一走,玉妙才明白过来。原来卫氏并不是不知道她自己的希望最大。
难怪表哥要对了自己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玉妙很是纳闷了一会儿,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念书。
玉妙也窃笑了,把卫氏去京中的事情告诉了沈居安后,看了沈居安有些失落的脸庞,玉妙独自一个人时很是笑了一会儿。
不想卫氏,还有这种聪明,对了生活努力抗争。身边的这些人越来越精彩了,好象在看一出古代女子生活风采记。
忽然想起了徐先生,也是能文会武的,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成亲,成日家只是带了一个小书僮,闲来无事时都做些什么。
徐从安觉得耳朵有些发烧,是谁在惦记着我呢。
(今天一天两更,最后两更老时间不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