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的城市里,并不只这两个。剩下的或打或罚,就放了。
玉妙什么也不知道。但连氏一家恨余丽娟入骨,有必要把事情作成这种样子,养了这么些年,不讲一点儿恩情。
有一点儿高枝就不认人了。
石姨娘进来看玉妙,见玉妙精神这一会儿好,就笑道:“我来得是时候,有事情回姑娘,可巧姑娘这会儿看着气色好。”
玉妙笑道:“我吃了药刚睡了起来,姨娘有什么事?”
石姨娘为她重新换了热茶来,笑道:“夜梅年龄大了,回了王爷要放出去嫁人,来对姑娘说一声。”
玉妙眼睛一亮笑道:“这是喜事。若花,”若花走进来
玉妙笑道:“夜梅要出去嫁人了,你按着旧例赏她银子。”好在有若花,什么都去查了京里姨妈那里的旧例赏人。
石姨娘忙行礼道谢,接了银子。玉妙又拉了她说话,笑道:“嫁的什么人,是可靠的人吗?”
想想余丽娟也算是最糟的那一个了。
石姨娘感动了,回去把银子给了夜梅,夜梅也很高兴。
因为要走了,两个人灯下说话,石姨娘就把玉妙的话说了,笑道:“关心你嫁的是不是可靠的人,我回了是你以前订的亲。一直在等你。”
夜梅就笑道:“我天天在这里惹姨娘生气,我走了有好的来。”
两个人都有些感伤。
到了走的日子那天,夜梅给石姨娘叩了头,对石姨娘说了几句真心话:“看王爷这样的宠爱她,以后只怕是要专房专宠的了。
姨娘以后自己保重想开,好在王爷也都有照顾。打了胜仗,也有赏赐到姨娘这里,只是和姑娘房里是不能比的。
以后再进人,还是象我这样说话随意给姨娘惹气,姨娘只想着我们好一场,别跟她生气就行了。姨娘这里是不能挑三挑四挑人的。“
石姨娘哭得跟什么似的,这傻丫头心里明白得很,到临走了说得也很干脆。
两个人哭成了一团,夜梅又开始说傻话了:“听人说,北平王,靖海王府里人多得很,隔一,两年就打发出来几个。如果姨娘将来不趁心要出来,娘家不想回去,我愿意接了姨娘去。”
石姨娘带了泪又笑了道:“还是个傻丫头,王爷这里没有几个人。把姑娘惯得上了天,只有多余的,没有不足的。她会计较我们这些零风片雨。
出去了靠谁,王爷是念旧情的。年节赏赐按京里老姨娘的旧例,当然不和姑娘比,这王府里都是她的,谁去和她比。”
夜梅也带了泪,摸摸自己的头,也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