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脸走了回去。
现在我最喜欢的那个镯子,的的确确戴在了太子妃的手上。也许胤禛是买回了这个镯子,不过小林子搞错了,根本不是为我买的。也许,他的心里只有太子妃。
第二天,下完早朝后,我与知棋,照样随侍在康熙身边,端茶倒水,看他批阅文件。
突然康熙抬起头来冲着知棋问到:你今年多大了。
知棋回答后,他说:是不是到时候该出宫了。
知棋也回答了。
我看到这个千古一帝竟然皱起了眉头说:朕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少了,容若走了,你也要走了。朕身边连个体已的人都没有了。
知棋都跪了下来,忍不住低声哭了出来。算年份,知棋从十五岁进宫,应该跟了康熙有十年了,这么长的时候哪怕是养只小狗,也有感情了吧,更何况一个平日里照顾他起居饮食的人。
康熙忍了忍说:朕把你配婚给京城里的旗人子弟如何?这样朕也可以时常有你的消息,你一回云南,那么远,如果婚配,此生就再无相见之日了。
顿了顿他又说:朕这次可是真心为你好,你可不要再抗拒朕了。
知棋一边哭一边点头:全凭皇上做主。
接着康熙便招来了魏东亭让他拟旨,升知棋为五品女官,礼部侍郎安铎家的大公子凌柱为五品典仪官,两人择日成婚。
知棋趴在地上谢恩,哭得跟个泪人儿一样,我站在一边,不知道要哭还是要笑。
我真的想在酒楼的时候一样,狂笑一番,可惜想想自己,我已经笑不出来。
冰释前嫌
二十,
知棋三个月后出嫁了,他的父母都从云南赶了过来,她风风光光地嫁给了我在酒楼里遇上的那个青年。
出宫时,她还是有一丝担心的,不知道未见面的夫君长的什么样,人品好坏。我细细地把那天在酒楼里遇上的事情和她说了,我说:一个对陌生人都可以那么好的人,不会是坏人的,而且真正的是一表人才,内向老实,应该是好夫婿。
知棋似乎有一丝的担忧,她说:我比他大上近十岁,不知道他是否会嫌弃。
我摇摇头否定,在清朝每个宫女出宫时都是二十五岁了,大部分都被皇帝嫁给了旗人家的子弟作正室,大上十来岁也是常有的事。
就这样,知棋半喜半忧的出了宫,临行时,她照旧去看了良嫔,回来时眼圈红红的;走的时候,她没有去跟康熙辞行,只在乾清宫外边,给康熙磕了三个头。我与李德全在里面看见康熙拿着朱笔怔了很久,眼圈红了,却又忍住了,挥挥手让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