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的大官,如御史石常信、陈善同,也挺身而出,站在安徽同乡立场,支持被害人赴京讼冤的代表龚振鹏,对朱、余二人提出参劾,结果,朱家宝被传旨申斥,余大鸿撤差,永不起用。
在这场风暴中杨洪森却轻易逃脱了朱家宝的追捕。
英国芜湖领事鉴于安庆的局势,以保护英国侨民安全为由,派兵进入安庆城。而英国在安庆城内的侨民加起来只有二人,英国如此大张旗鼓的做法让朱家宝颇为费解。虽一时没有搞明白其中的内幕,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默认英国人的这种强盗作风。
英国侨民虽然只有二人,但是他们的东西却不少,整整装了六车。上峰有命令城门内外自然不敢盘查,通通放行,杨洪森、王之徽等人得以离开安庆。最后,在登上英国兵舰一刻终于露了馅,奉朱家宝之命‘护送’英国人的余大鸿看到杨洪森及其一班革命党上了英国兵舰。余大鸿未敢轻动,立即将此事回禀了朱家宝,朱家宝唉叹一声,想那杨洪森等人坐船已经远走,且坐的又是英国兵舰,最后,只能是发个通缉令了事。
接应杨洪森的正是他新朋友卡特舰长,虽然卡特知道了杨洪森真实的身份,但这不影响他们的生意来往,实际上杨洪森已答应为其提供一批高纯度的‘英镑’,如果这笔做成了,卡特他就可以提前退役了,当然退役之事只是随便想想,要知道在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他还没有赚够呢?
坐着这英国人的兵舰,杨洪森与洪承点、柏文蔚、袁家声等一干革命党人顺利逃出,来到了大上海。
杨洪森顺利的逃到了大上海,而熊成基的日子却着实不好过,北上以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熊成基固守不扰民的政策,对沿途的村镇秋毫无犯,以至于粮食接济不上,队伍里开始出现逃亡。
熊成基对于目前的形势有些悲观起来,在他看来,就算到了皖北,迫于清军的军事力量,也难有大作为,正在思考间,副官端了一碗肉汤过来。
“总指挥,你吃一些吧。”
熊成基看了碗中的肉问道,“这是从何来?”
“这……,这是杨德才派人送来的。”
“杨德才,安敢坏我军纪。”冷哼一声带上亲兵便去寻那杨德才。
杨德才奉赵维伦之命来投熊成基之时,口袋里装了整整三千大银,因为熊成基的破军纪搞的他有钱没处花,更重要的三千大银可是一笔巨款,他舍不得孝敬熊成基。随着部队粮食将尽,他也顾不上军纪,带着三千块大银拉着弟兄把周边的村镇的干粮、牲畜给扫荡了一遍,又雇了几个役夫拉着粮食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