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涉入银行、房地产、运输等行业。
张啸林与黄金荣经营项目差不多,地盘因为在英租界,所以双方才少有冲突
杨洪森的拜访可不单单是礼节性,生意才是关键。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中,最会做“秀”的就是杜月笙,他每年都会拿出大笔的钱从事慈善活动,在家乡他还捐钱造路、修桥、开设公学。黄金荣为人最小气,他宁可花一百万在女人身上,也不愿从事慈善活动,不过这些年,通过改变形象成功从“药王”变为“赌王”。张啸林为人心狠手辣,身上透着股张狂和邪气,他大概是三个人中名声最差的。
“杜兄,你的大片在美国可是赚了不少钱。”
“哪里,哪里,就一点小钱吧。”比起他贩到美国的那些“黑”货当真是小钱。
“杜兄,有没有考虑过在美国发展。”
“不行,不行,力有所不及。”
杜月笙曾因为电影的事去过美国,美国那可真叫富啊,在美国发展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而且真正搞电影他根本罩不住,就如同他的浦东发展银行,如果不是从恒生银行调了一个经理过来,现在也就是一个惨淡经营。另外,美国离中国实在太远,如果那边有什么事,根本照顾不过来,对他来说上海才是根本。
美国的那些大财团现在还没有注意到电影这个新型的行业,所以杨洪森行动很顺利。在上海,杨洪森利用美国的人材、美国的技术,加大有声电影研发工作。聊了一下电影和上海的八卦娱乐后,杨洪森开始进入正题。上海租界在没有收回之前,杨洪森必须大力拉拢这些青帮充当自己的眼线。
回到杨公馆时,康利大律师已经在书房内待候了多时,他可以算是杨洪森的半个御用律师。请他过来,是因为杨洪森要进行法律上的咨询。
杨洪森在上海准备搞传销,康利现在并不知道传销是啥子玩意,不过等他玩上了就知道了。
对于传销的危害性杨洪森自然知道,但是杨洪森才不管这些呢。如果传销发展的不错的话,他就将这一模式引入到日本、美国去。
“先生请放心,此事就交给我吧,我将亲自跟进。”
康利现在很少跟进某一个案子,因为他的精力有限,每天晚上都在夜总会,他哪里有时间研究案子。
杨洪森让人在上海注册一家“巨能实业”的传销公司,接着开始上海就铺天盖地的巨能广告发覆盖,看着报纸上的高薪招聘广告,杨洪森邪恶的笑了起来。
“报纸上有什么好笑的新闻吗?”
“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