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里反思己过。
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共和国经济落后,而那些散落的沙俄匪帮流窜于边境线和广大的山区。
美、英、法私下为他们提供支持,国府方面通过第三渠道为他们提供有限的支持。
阿富汗成为国府在中亚的重要的合作伙伴。
英国曾入侵阿富汗期间,国府向阿政府提供了至少3万枝步枪,500挺机枪,200门火炮,上亿发子弹,甚至还直接派退役军官为阿政府效力。1921年11月22日阿富汗与英国签订停战协议。
1922年至于1924年国府向阿政府提供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
阿富汗打赢了反对英国入侵的战场,重新获得了独立,但在国际上却空前的孤立。不过他们与中国邻帮建立起了深厚友谊关系,他们贸易上的主要伙伴就是中国,他们的主要外汇收入来自出口铁、铜矿。
中国在阿富汗有大量的援建设施,而阿富汗大部分矿产的开采权也都落入了中国人手中。
阿富汗成为了中国商品流入中亚的中转站,双方的贸易额正在逐年的增长。
俄国中亚的动荡让英国逐渐改变了对阿富汗态度,他们想借阿富汗作为沙俄匪帮的反攻基地。
阿政府予以拒绝,并且加强了同苏俄政府的关系。
阿政府希望借借苏军之手铲除北部的沙俄匪帮,苏俄红军曾派兵进入阿北部围剿沙俄匪帮,结果损失惨重,连师长都被人给狙击了。由于阿北部复杂的地形苏俄红军吃了不少亏,莫斯科方面愿意帮助阿政府发展经济,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他们围剿国内的土匪。
接受了,为此,阿政府每年可吃英、中、俄三份援助。
俄罗斯的基督教文化与中亚少数民族的伊斯兰文化有着根本性冲突,这种冲突直接体现在中央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而执行者不懂得对政策进行变通,这才是更糟糕的事。
莫斯科的领导人们当然知道中亚发生的事,但是这些权力中心的领导人此时没有精力去过问这些事,他们要推选了一个能代表苏俄新时代的新领导人。
谁将是未来苏俄新领导杨洪森很清楚。
杨洪森在中亚给苏俄制造的小麻烦困扰不了约瑟夫太长的时间,这一点杨洪森清楚,那些中亚人根本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他们根本没有实力挑战这位俄国的新领导人。
制造混乱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哈萨克斯坦的石油。
最近几年中石化在苏俄的石油拓展迅速,但这一些石油项目无一例外的都是合作,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