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森再次提醒道,“现在5800万美元,有没有更高的出价。”
“5900万美元,英国人咬着牙说道。”
“该死的英国佬,你们已经有了中东石油,为什么还谋夺俄国石油,6000万美元。”
双方你争我夺,最后美国石油公司以6600万美元高价得到哈萨克油田,如果每个情报都赚这么多钱的话,杨洪森这个情报贩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成为全球首富,他的手中现在可是掌握着海量版的情报。
美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进行了非常顺利,这样一来苏俄国境内已诞生了四块高产油田,而其中的三块与杨洪森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俄国石油对欧洲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北欧的一些国家如芬兰、瑞典都纷纷从苏俄进口石油,甚至与苏俄敌对的波兰也情不自禁的从俄国进口石油。苏俄是美、英全球石油战争的最大受益人,美国人用海量的俄国“垃圾”石油向全球市场供应,逼迫英国石油节节后退。
美国进入开发俄国石油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中国是当前世界几个少有的“无懒”国家之一。搞定哈定的招式不见得对杨洪森有效,而英国石油商人的能量还不足以影响到美国国会的对华政策。
英国石油商人希望分享俄国的石油资源,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中国来拉皮条。
杨洪森被英国议员指责为红色苏俄的远东帮凶,美国远东的走狗。
他们英国放弃与日本的联盟目前看来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中美深度合作让远东的政治构局呈现出一边的倒的境况,为了寻求平衡就必须要加强与日本的关系,可是这必然会导致中、英关系的恶化。中、日之间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和睦,他们坐在谈判桌前,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不足,任何一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吃掉对方,当然外国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的诱因。
中、英官方关系没有民间发展的快,这中间牵涉到很多政治问题。
英国人要求共享俄国石油,美国人分寸拿捏极其到位,英国的让步让他们进入了哈萨克的油田开产项目,而杨洪森并不关心后续的谈判,因为他已经拿到了佣金。
石油正在改变着苏俄,大量的石油出口,大大地缓解了莫斯科的财政状况。
廉价的石油比步枪、大炮更有杀伤力,苏俄石油正经过东欧平原进欧洲腹地。
北欧以及东欧这些新独立的国家,成为了苏俄石油主要的消费客户,廉价的石油让他们节省了大笔的外汇。在意大利法西斯政党开始步入了政治的舞台,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