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点,才不顾远东的政治平衡极其夸张地支援中国吧,田中也是如此推断的。中国不好打,这一点在朝鲜战场已经得到了证明。“持久的圣战”田中认为征服中国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不管如何艰难,征服中国的意义重大。中国的人力、物力将成为了日本征服世界的基石。
田中极其小心的将奏折递交给了天皇,如果让他的政敌将奏折捅到中国去,那可就麻烦了。
杨洪森脑子里的构思基本上与田本一样,不过他的计划却更加细致,因为他有足够的“情报”来源。
中国的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日本一样呈畸形发展。
中国的整个工业模式是以战备为前提的,其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远远超过民用设施的投入。
其增涨的军事力量若不是用于防御那么必然用于进攻?那么他进攻谁呢?日本还是英美?作为中国的宿敌的日本将首当其冲。所以未来的远东,必然有一场空前大战,不是由中国挑起,就是由日本挑起。英、美的政治家们不是没有察觉到,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远东保持着奇特的军事平衡。不过,中、日两国都在设法打破这种平衡。
英、美国驻华大使同时会见了杨洪森,要求放弃海军扩编计划。作为华盛顿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海军扩编就等于宣布了退出华盛顿体系,将势必掀起全球性的海军军备竞赛。
杨洪森感觉到事态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的多的多,可是想让杨洪森放弃这个计划也并非不可能,前提是他能得到多少补偿,显然这又是一次讹诈。
第十三章 真没有素质
华盛顿体系中对中国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他们强迫中国放弃了海权。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强国,有着漫长的海岸,而中国海军的力量不足保护中国的海防,中国新的造舰计划只能勉强满足中国海防的需要。”
中国的造舰并不过分,但是日本可能也会借此次机会大肆扩充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压力必然会大增,并且将加剧英、美之间海军竞赛的升级。
“作为美国在远东的重要盟国,我们愿意倾听贵方的意见,但是放弃海防建设,将使得我国极易受到来自海上的入侵。”
杨洪森要求英、美解除对华陆军武器出口的限制。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加价,最后双方满意地握手。中国放弃了建造战列舰的计划,整个造舰计划大幅度缩小。
日本方面并没有因此感觉到一丝高兴,他们的怨念反而更进一步。
就算中国的新的造舰计划完成,日本也有绝地的信心在打赢海战。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