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28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完全感受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安。日本的另一个不安因素来自苏俄,约瑟夫淘汰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为了克宁姆林宫唯一的主人,在感受着中国巨大变化的同时,他认为苏俄能做的更好,苏俄的第一五年计划在约瑟夫的指导下出台了。
1928年新任中国大使日津烈夫基斯在北京与中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的结盟让日本感觉到其在远东的地位不保。
中国1927年、1928年的外交活动极为频繁,中国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杨洪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了各国的欢迎。
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表列让日本感觉到如他们再这么原地踏步中国人就要上天了。
杨洪森对于日本政局的变化极为关注,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日本政策研究室”。
1928年黎元洪在全国性的广播讲话中正式宣布废除与自满清政府以来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英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就关税达成一致,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各国在华租界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中国与英国、葡萄牙政府已开始磋商。
黎元洪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点,对于下一任总统的竞选,黎元洪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不在连任。
英国是多么希望黎元洪继续连任。
第14章
黎元洪在做出不再连任的表态后,杨洪森成为了总统宝座的唯一竞争者。
1928年下半年大选活动开始拉开序幕,根据西方民意调查机构初步调查杨洪森的优势明显,如无意外杨洪森将登上总统宝座。杨洪森可没有那么多的激动,如果不是他谦虚,不管是孙中山,还是黎元洪都没有机会坐上总统的宝座。
黎元洪已经开始将政府工作陆全面移交给杨洪森。
杨洪森对国民党上下梳理了一遍,统一了党内的思想和认识,在党的代表上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国民党可能遇到了困难,最后要求全国600万党员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三民主义目标的全面实现。
1929年杨洪森在国会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同一天杨洪森在总统府会见了工商界代表,少数民族代表,以及王宫贵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日本都对杨洪森的当选表示祝贺。
在对日问题上,杨洪森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表示,新政府将进一步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