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完全没有按照日内瓦条约的规定,双方都拒绝交换俘虏,同时都不承认有俘虏在对方的手中。在他们的眼中,俘虏已经全部计入阵亡名单了。
此役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化学武器,但除了增加彼此的伤亡外,都未达到预双方想的效果。
日军驻韩35万大军,一战之下近六分之一帝国军人阵亡,东京上层再次被震,他们的决心从上到下都开始动摇了。
中国方面现在已经杀红眼了,据上海方面传来的情报,又有10万中国陆军进入韩国。
军部当然知道这些进入韩国的部队调整完毕便会转入反攻。
中国要将他们赶出朝鲜,他们也只有打下去,南朝鲜绝对不能有失。
日本外交官已经就和谈进行斡旋,现在中国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要让中国回到谈判桌前,就必须要中国军队遭受一些惨痛的败北。
对于胜利杨洪森仍然抱有希望,中国在朝鲜集结了50余万大军,再加上韩国近20万军队,中、韩联军在陆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日本已经被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中、韩联军控制着战争的主动权。他要求国防部制订一个全新的进攻计划。
半岛战事并未让杨洪森放缓了经济发展的步调,根据计划委员会数据,1930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仍达到了12%,即便是战争也无法阻止中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军工业企业的数据也全都是他的手中,汽车、飞机、坦克增幅并不大,最新型的MP/28冲锋枪第三季度共生产了8万枝,新进调入韩国的数个师都装备上了MP/28冲锋枪。杨洪森希望通过大量装备MP/28冲锋枪加强火力,彻底改变目前战场上的敌我形势。
MP/28冲锋枪给日本人留下太过深刻的印象了,现在奢侈的中国人都不拼刺刀了,端着冲锋枪就向前冲,帝国士兵还没有打几枪,他们就冲过来,双方近距离交手时帝国士兵根本就没的打,完全只有被屠宰的份。一线日本士兵迫切需要装备冲锋枪,军部认为这种武器消耗太大,可以少量装备配备给突击部队,像中国一样大规模装备有点不现实,日本的资源无法承受。
日本时下弹壳都是铜制,而日本铜矿资源贫乏,所需铜矿依赖进口。日本不能跟中国比,中国铜矿资源丰富,他们消费的起。日本经济需要铜的地方多,所以每一克都是宝贵的。
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是日本陆军的优良传统。
再者,人人都有冲锋枪可拿,那还有必然到处宣扬武士道精神吗?
那些缴获的MP/28冲锋枪基本上都被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