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扶持,将要跌倒了也不去搀扶,那又那里用得上助手呢?你得话说错了,虎兕跑出笼子,龟玉毁在盒中,这是谁的错?’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要找理由去做的人。我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境内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使他们来了之后,就使他们安心。现在你们二人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着在国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呢。’”
那陈子仪听了,微微点了点头。
董小宛见了,心中喜悦,便又说道:“不过我觉得这孔子的话说的十分不对!”
“大胆!孔圣人的话哪里不对了?”那陈子仪转喜为怒,大声呵斥道。
“本来就是错了嘛!这颛臾就如同当今天下的藩王。虽然口里说尊于朝廷,但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每年国家的税收有泰半进了这些藩王的手里。而且这些藩王的势力一天天的壮大中,如若不撤藩,过不了20年,便会弄得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并且还将威胁京城。正如冉有所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所以我说这颛臾也一定得伐,这藩一定得撤。因此我说这孔子说的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董小宛根据这些天来对藩王的了解,说了这一番话。
那陈子仪被董小宛驳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而欧阳哲炫却两眼闪光地看着董小宛,心中若有所思。
升为侍读 ;(12)
第三十一章千钧一发
上完课,董小宛又跟着欧阳哲炫来到上书房看奏章。
董小宛站在欧阳哲炫的身边,无事可做,于是便翻了翻台上的奏折,不料却翻到了许贤航的奏折。
董小宛好奇地看了一下,一看之下吓了她一大跳,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只见那奏折写道: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