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猜透了刘邦的心思,这个人是谁?就是符玺御史赵尧。赵尧是周昌的部属,年纪轻轻的,平常也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当着一个掌管皇帝符印的小吏,接近刘邦的机会虽多,但从来也没见他跟皇上有什么亲密的过从。但赵尧的城府让方舆县的县令看出来了,有一回他到京城接受考核,就对周昌说,您手下这个赵尧不能小瞧,这家伙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奇才,说不定将来他会取代您的位置。周昌不信,“一个娃娃嘛,哪里有这么历害。”
这回,赵尧要大显身手了。
正好有一个单独与刘邦说话的机会,他就对刘邦说:“陛下这些日子闷闷不乐,是不是因为担心由于戚夫人与皇后的嫌隙,日后赵王不能自全呢?”
刘邦说:“是啊,这些日子我就为这事伤脑筋呢?”
赵尧说:“我听说陛下已经决定让赵王就藩,离开长安,陛下可以为太子找一个强有力的宰相以为辅佐,但是这个人必须得是皇后、太子和众位大臣都敬畏的人。”
刘邦问:“谁能担当此任?”
赵尧单刀直入地说:“御史大夫周昌,非他莫属!”
刘邦十分嘉许,很快就把周昌召来,让他随赵王就国,去当宰相。
周昌是中央的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相当于中办秘书长,其位仅在萧何之下,到藩国为相等于降职,所以对这个安排很不理解。刘邦就给他做思想工作,说:“我知道这么安排让你受了很大委屈,但是我不能不为赵王的以后担忧,除了你,还有谁能够为他保全呢?为了我,你就先委屈一下吧。”
周昌没的说了,皇上以爱子相托,责任重于泰山,他应命就任赵相,护送如意去赵国就藩。
周昌前脚刚上任,刘邦紧接着就安排赵尧接替了他的位置,一个年纪轻轻的刀笔小吏,一下子平步青云,职位高过了那班出生入死的老臣。不消说,这件人事安排又在宫廷里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刘邦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安排赵尧接替周昌,不完全因为他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既能保全如意,又能让周昌这个倔驴子离开自己身边,最深层的原因是,赵尧一下子就看出了吕后与戚氏的矛盾对如意未来的影响,将来下一次易储,有赵尧这样的人在内阁就会顺利得多。为了完成成功的易储,他就必须依靠赵尧这样的既与吕氏没有牵连而且是政治上的少壮派,来抗衡丰沛系的那班老臣。
经过了这场惊险,吕后也更清醒了。她知道,她与戚氏争的不仅仅是儿子的太子地位,而是后位和帝位的双重竞争。这场斗争刚刚开始,鹿死谁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