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论了……我只想就像现在这样,一直牵着你的手,跟你一起走下去!”
胤禩听见这话,却是真的笑了,目光还是看着前方:“我早就知道自己没选错人。”不管路途有多艰难,前方有多昏暗,她就是那个一直在自己身后不曾停歇、放弃,跟着我爱新觉罗·胤禩的步伐坚定陪伴下去的人!
“初焱,为我多说说你以前的事吧,我很想听听。”
“好。以前的我,跟你们日常一样,也要上学、做功课,学有所成后,就要自己开始挣钱养家……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咱们现在王府的对面……上了大学,每次回家都能路过这宫门口……春节的时候,也有庙会,我总爱去地坛,那里已经变成个公园,庙会的时候会有好多书卖,日暮时分我抱着满满的书包,向东走回家,能路过咱们以前的贝勒府……啊,为什么越说越觉得以前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都能充满你的影子?”
胤禩笑而不答,只是跪在那里倾听着,微笑着。
岁月带走, 多少问候? 手牵手, 与谁同游? 如梦如幻, 问君知否? 一段云, 一段雾, 一段愁。
跪到天明时分,雍正大叔想起了这里还有一些人,叫各位都起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回头望去:身后的人已经少了大半,很多大臣因为体力不支早已被人抬下。
我和胤禩相互搀扶起来,两个人都是膝盖酸到迈不动步子,冲他呵呵一笑:“这次还想让你再抱出去可不能了。”
胤禩也是一乐:“好歹你上次还有经验,我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是是,我知道啊:老公你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嘛。”
“贫嘴!”
袖子中的手炉、两个人的双手都早已冰凉,可是各自的心头却都暖暖流动。我回头望望这被日出的太阳镀上一层金边的太庙,巧笑嫣然,转身大步迈走……
“哎呦!”
“你是缺心眼么!都跪了一天一夜居然还大步走!”
我、我只是想潇洒走一回吗……
十二月份的时候,胤礻我从蒙古回来了。因为迎接的宣化总兵并不给所该用到的礼仪迎接,致使一向脾气憨直的敦郡王很生气,停在张家口不走了。——我就不上京张高速,你能怎么地?
“八叔,要不我跟皇阿玛说说:让他差人把十叔迎回来?”雍正大叔的三儿子弘时正坐在廉亲王府中,这个孩子的性格很别扭,不知道为什么也爱跟自己爸爸作对。知道皇阿玛不喜欢八叔,自己却是和八叔越走越亲近。
“此举万万不可。你不如派人跟你十叔说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