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在大殿两侧,只为让他们一睹贵妃尊严。贵妃头戴镀金琉璃双凤冠,身着金丝九凤袍,比赵诗韵还威风。
正轩牵着她的手,将她引上正殿,群臣大呼恭贺皇上、贵妃娘娘。正轩莫名的紧张,有些发抖的身手缓缓掀开喜帕,在看见那张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脸时,正轩惊得失手将喜帕掉落在地,她是,清儿!
正轩正要问她怎么回事,清儿却轻轻道:“把册封仪式做完,我稍后会向你解释。”
正轩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真是清儿,只是群臣都翘首等着,正轩只好宣道:“朕,册封……她为……清妃!”
第三十一章 等价交换
正轩在后花园大宴群臣,本想表现出对贵妃的恩宠,但此刻他只想赶紧找清儿问个明白。偏偏浩轩又不在,正轩心神不宁的应付着酒席,满脑子胡思乱想,觉得是甄荀义抛弃了清儿,清儿才会投奔伊太傅,又想也许是清儿反悔不愿嫁给甄荀义。
清儿坐在寝宫,心里也有些不安,不知道正轩会不会同意自己的计划。原来,清儿与甄荀义经过多方打听,查明在邵卿鸾被捕后,那玉花心确实被当时审他的两湖总督邢斌所获。赶到总督府调查时,却又意外得知在十几年前,邢斌已去世,而那玉花心被下任总督充数在贡银中献给了朝廷。清儿只好前往京城,甄荀义本想陪同她一起进京,但清儿拒绝了,毕竟,五梅义盟重新联结不久,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
清儿从寨子里挑选了两个武艺不菲的姑娘-田蔺和于静伴成自己的丫鬟,三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城。那块玉到底落在谁的手里很难查清,清儿想起了父亲的故友,太傅伊静修。父亲在二十三年前的京城遇见了母亲,后来父亲辞官离开京城,出外游历,将母亲与两岁的清儿托付给了好友伊静修。伊静修那时正好任皇子们的太傅,小清儿的聪颖好学与皇子们的贪玩好动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伊太傅对清儿喜爱有加,闲时便把自己的才学传授与清儿。三年后,母亲才带着清儿南下回到父亲老家。
若非万不得已,清儿不愿打扰伊太傅,毕竟父亲离京之后似乎便不再与伊太傅联系过,此时求助于他似乎有些冒昧。但朝廷之中伊太傅还算比较有威望,如能得到他的帮助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玉花心的下落。
伊静修见到清儿时的激动远在清儿意料之外。伊太傅早年丧妻,一直未曾续弦,并无子嗣,清儿小时在伊府带给他的安慰令他一生难忘。清儿只道是父亲去世后,几位兄长都不愿养着她,她只好来京投奔伊太傅。
伊太傅万分欢喜道:“清儿,你就留在老伯这里,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