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道。”
众人再一次议论纷纷,这殿试题目岂能如此简单?礼部左侍郎奏道:“皇上,这自古殿试通常为作一篇文章,最简单也是一首诗,岂能一句话了之?”
清儿笑道:“过之尤不及,一句话能说清之事,何必作成长篇大论?”
赵德道:“这君臣之道乃是大学问,岂是一句话能说清的?”
“好题目!”张轶突然大声赞道:“清妃娘娘果然才思敏捷不负虚名!臣以为,君臣之道乃是为君为臣必知之事,又是关乎百姓社稷的重责。如若对此道无深刻见解,那定不是好臣子,又岂能一句话说出?”
正轩心中暗笑,这张轶的铁嘴总是处处暗讽赵德,逼得赵德无言以对。
孔熙沉思片刻,上前一步道:“草民斗胆,借得圣人一句话。”
“说来听听。”正轩忙道。
孔熙晃着脑壳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有人暗笑,这话也行?
清儿却赞道:“妇孺皆知的道理许多为官者却未必明白,这句话所有为君为臣者皆应奉之为纲,君臣之道莫过如此。”
进士们哗然,许多人纷纷效仿,清儿皆皱眉。
赵永答曰:“泛爱众,亲于民。”
附于赵德之辈皆相继称赞,说是仁者为君,民者皆臣,君民同乐,天下长安。
清儿忍不住看向姚承杰,姚承杰似乎认出清儿便是那日攀谈之人,微微颔首,并无惧色。姚承杰出列,微鞠一躬,朗声道:“戒!”
众人屏住呼吸等待下文,姚承杰却已退回。正轩不解,清儿满意而笑:“好一个双关!为臣者,戒骄戒贪,为君者,戒灾戒妄。”
众臣这才明白,不由赞叹这姚承杰果然厉害:作为臣子,不能骄横,不能贪婪;作为君王,要时刻戒备天灾人祸,要时刻警戒奸妄之徒。
正轩钦点姚承杰为状元,官评吏部右侍郎,正三品;赵永为探花,官评中书省司事,正五品;孔熙为榜眼,接替张轶为文渊阁大学士,正五品。张轶调任礼部尚书,正二品。另封刘繁为吏部主事,正六品。
赵德赵永皆不服,然只得暂时忍气。
第四十二章 事与愿违
当夜,正轩大宴群臣,庆贺朝中又纳良才。皇太妃及正轩仅有的后眷皇后和清妃,领着大臣们的家眷也领旨随宴。镇安王妃领着珉王妃上前行礼,果然如清儿所料,镇安王妃早已将自己忘记,省去许多麻烦。赵夫人亦是见过清儿的,仗着自己是皇后亲娘,并不招呼清儿。
正轩难得的心情大悦,吩咐众臣不醉不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