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之日我在襄阳等候于你,你还怕我飞了不成?或是你以为我不会作徐庶?]
忽必烈寻思,不错,即使自己强行把他留下,他不言语也是无用,不如让他去襄阳,坚持一月不败也非难事。遂道:[若一月蒙古不大败,先生肯归顺于我?]
李柳烟道:[非蒙古全军败回不算我赢,若我输,悉听尊便。]
忽必烈道:[先生此去襄阳不可相助宋军。]
李柳烟道:[此去只为私事,不论国事。]
忽必烈道:[既如此,以先生之言。]
李柳烟辞别忽必烈,来到郭襄处,见她已经收拾好行装。
郭襄道:[小四同意你去襄阳了吗?]
李柳烟点头。
郭襄走头上拔下一支发钗,递与李柳烟,道:[李大哥,你到了襄阳把此钗给我父母看,告诉他们我一切安好。]
李柳烟应允。
第二日,李柳烟目送金轮和郭襄离开后,也向忽必烈告辞,向襄阳出发。
出嘉兴时李柳烟是青衫瘦马,现在去襄阳却是一人三马,自己骑一个,后面跟着的两个驮了满满的包袱,都是走忽必烈那[晃点]来的。
忽必烈拿着李柳烟留给自己的[锦囊]给子聪看,道:[先生最后给我这个,道如果一天事情紧急可拆开来看,你如何认为?]
子聪虽对李柳烟观感不好,但也佩服其智谋,问了些情况又仔细打量一会道:[王爷不妨打开来看。]
忽必烈道:[这如何使得?]
子聪眯着眼分析道:[第一,李柳烟只道有危险打开,却不曾言不到时机万万湖可拆阅之言。其二,如李柳烟所言,以后王爷可能遇见一件难事,这里面就是解决办法,不论合适拆看,里面办法不变,如果早知还能早做打算。第三,我观李柳烟其人,虽有谋略,但好恶作剧,以他本性里面也可能里面不是办法,而写的是王爷会遇见什么事,让那时王爷吃上一惊。其四,里面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忽必烈听后踱步思索。
子聪又道:[由此可见,不管里面是什么,现在拆看都是可以的。]
忽必烈不在犹豫,拿出所谓的锦囊妙计观看,子聪也不自觉的把头伸了过来。
看完后二人都是震惊,上面写到:[蒙哥身死兮,阿里不哥称汗,唯有小四兮,惨!惨!惨!]二人不但震惊于上面的内容,还震惊于李柳烟的字,歪歪扭扭,直逼蝌蚪文。
半饷,忽必烈烧掉布条,道:[果然先生是恶作剧,如果真是大汗驾崩,那时知道此消息一点用也没有。本来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